---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作为旅游大省,云南多元的地域和气候环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多、分布广、类别全、历史长、特色浓等优势显而易见,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运用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考卷。要坚持文旅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激活“文化+”引擎,为文化增添活力、为旅游深植内涵,通过不断培育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衍生产业链,赋能传统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形成新增长点和增长极,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以文铸魂、以旅宣城,着力强化文化自信底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人、鼓舞人、塑造人。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挖掘文化底蕴,强化文化自信。重视建设,以文塑城。历史与历史叠加,文化古城与非遗展演相结合,深厚人文景观与非遗体验活动相配合,打造“新古城”“新感受”,更好释放文化叠加魅力;历史与现代碰撞,组织非遗作品展、摄影展、文物展等系列文化展演在非遗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轮番展出,展示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新特色;加强传统文脉的现代阐释,深入实施城市记忆工程,让历史中的云南、典籍中的云南、遗迹中的云南活态呈现、服务当代、启迪未来。
以文兴业、以旅彰文,着力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激发文化发展内生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努力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互为支持、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擦亮品牌,打造地标性文旅IP,释放文旅融合“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
以文壮声、以旅促传,着力推动文化故事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云南形象传播上更需要在创新阐释历史文化资源上做文章,创新传播手段,深入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战略,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提升旅游产品文化韵味。同时,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从公共文化要素嵌入旅游景区,多元融合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等方面探索文旅融合新经验,让城市文化场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场所成为文化活动地,让旅游接待区成为文化的载体,不断实现文旅融合之路上机构的融合、场所的融合、业态的融合、产品的融合、管理的融合。挖掘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激发文化自信的同时,深耕本土地域、深掘本土文脉,把跨界、多元、创新融合进来。结合“文旅+”“互联网+”“共享+”等跨界趋势潮流与思维,通过社交媒体的弱连接、强分享作用,提高效能和附加值,不断强化云南文化讲述、传播云南形象,为旅游提供“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