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两个“清醒认识”体现了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政治逻辑,阐明了党坚定两个“永远在路上”,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信心信念、战略策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了必须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公敌,腐败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剖析腐败发生的土壤条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多个维度。马克思主义认为,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剥削制度是腐败的渊薮。列宁认为,实行严格监督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要求,他主张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遏制和震慑腐败。这一论断既指出了腐败的根源,也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以自己的方式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GCD的鲜明立场,党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过程。我们党从建党初期即强调严密组织和铁的纪律,要求把贪污腐化分子“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以免“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在苏维埃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GCD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浪费运动,制定实施反对腐化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有力惩治监督、有效教育引导端正作风、规范权力,以此防控腐败风险,净化政治生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人民监督政府,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和国家专责监督机关,大力宣传“人民公仆”思想,通过群众运动和制度约束解决和克服党内存在的作风及腐败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清醒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把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作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头等大事,把反腐败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努力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但由于惩治不够硬,导致监督权威不足,教育效能不高,加之责任落实不到位,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进入新时代,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
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论述和创新实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要求;揭示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内在规律;彰显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锻造最强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主动和政治自觉。
二、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此处隐藏4314字,下载后查看---
(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筑牢思想堤坝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根本是要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尤其要做好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化守正创新,挖掘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一是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使之与党的政治文化、革命文化有机结合,更好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实现以文化人。二是创新传播渠道和载体,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效果,打造古为今用的廉洁文化产品,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穿透力、感染力。
强化党性党纪党风一起抓,着力培养“自觉的纪律”。党的纪律既体现约束的强制性,又彰显“权利克减,义务增持”的自觉性,具有底线约束和高线引领相结合的特征,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和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品质、成功经验、有效做法以及党的政治规矩、行为规则等,都蕴含推动党员纪律意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思想要素、制度要素。当前,既要将经常性纪律教育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和日常管理监督,增强纪律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强化对于纪法规矩的敬畏,夯实纯洁党性党风的基石,筑牢抵御腐蚀和“围猎”的堤坝;又要以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问题,强化党章党纪规范意识,落实好党中央关于集中性纪律教育要求,让党的规矩和纪法知识入脑入心,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还要执行好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明纪、守纪,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思想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严明纪律保障党性纯洁、党风端正。
强化纠树并举,弘扬崇廉拒腐的家风政风社风。一是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从严管好亲属子女,防止权力滥用和外溢。二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铲除封建文化糟粕中的圈子文化,改变遇事习惯走“特殊门路”、享“特殊照顾”的错误思想,引导领导干部把握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三是着力营造拒腐倡廉的良好社会风尚。运用正反两面典型案例,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创新警示教育方式,建立健全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释责机制,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