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为我国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建设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基础。但农业弱质性高风险的特点,使我国农业生产形势严峻,需要有充分的风险保障制度为其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保驾护航。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保障农业产业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确保农产品生产规模的稳定和可持续,促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保险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逻辑

农业保险最核心的作用是提升农业风险管控能力,利用大数法则实现农业风险损失在时空上的有效分散,进而保证农民的收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从社会治理角度看,农业保险经营者通过对受灾被保险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损失补偿,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安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农业保险通过赋予保险标的物保单保障所具有的价值,间接地将农业保险标的物转化为可进行抵押的抵押品,增加农户获取信贷融资渠道。众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农业保险在保障风险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具有充分、深入的逻辑支撑。

(一)农业保险产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保障。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尽管粮食本身不是公共物品,然而粮食安全类似国防的安全,完全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由于具有传统的损失补偿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农业保险对保障我国的食品生产和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主粮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和种业保险为基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保障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保险固有的任务与责任。从2018年开始,全国十三个主要粮食产区,针对这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相对于传统的农业保险,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不仅包含自然灾害责任风险,且覆盖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成本保险,既覆盖种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还覆盖人工、土地等间接成本,不仅有利于提高投保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可有效为主粮作物保收增产保驾护航。此外,振兴种业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制种保险不仅能分散制种环节的灾害风险,同时还将种子质量和新种子知识产权保护纳入风险保障范围,着力破解农业卡脖子问题,确保从源头上护航我国粮食安全。

---此处隐藏6899字,下载后查看---

(三)扩大农业保险功能为整个农业产业链服务。实现保险功能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的延伸,对于推动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以保障农业产业为核心,通过对产业链前端的研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信贷风险到中间加工环节的技术风险、储运风险、安全风险再到后端的市场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信息风险等提供全链条的风险分散与风险保障服务,助力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服务有机融合。

高质量地提供关键农产品的期货品种供给,健全完善产业链品种体系,创新基差收购等产融结合模式,将期货套期保值功能融入产业链中,有助于提升农户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拓展仓单、互换等场外交易,引进更多类型、区域和品质的涉农产品,实现场内外市场协调发展,扩大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

优化和健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贸易和交割制度,提升农业产业链参与者的套保效率。通过提升农业保险综合性服务能力,将其业务模式延伸成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保险+期货+N闭环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深化农业保险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服务水平。

(四)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应进一步改进农业保险补贴管理制度,持续提质增效。合理确定各级政府保费补贴分担比例。考虑对大小农户、产粮区与非产粮区等实施差异性补贴。优化保费结算办法,对中央、省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实行省级统筹结算,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分别与市县承保机构结算,避免应收保费被挪用等问题的发生,明确各级财政的审核拨付时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来自材料库:【公众号:老&船!长^君】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