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7月,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坚持系统观念,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系统思维,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

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在科学把握和总结现代化建设规律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亮底色。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在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和要求。区别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托的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总书记明确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鲜亮底色,是不断深化人与自然关系规律性认识的科学实践。

---此处隐藏3101字,下载后查看---

不断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到极大缓解。如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依然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要从根本上实现二者的平衡,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人民的现代化,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筑起坚固高墙。同时,要明确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能力和水平,激发起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现在

《党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