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报告:坚持守正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根据安排,今天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一次宣讲报告,重点从学习新思想、展现新担当、掀起新热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谋划部署新一轮改革任务,作为党员干部,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带头学习好、领会好全会精神,对标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自身岗位职责,以钉钉子精神高质高效落实重大改革举措。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宣讲报告。

一、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行动指南,要在与时俱进中学习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位、政治方向、总体目标、价值取向、战略布局、方法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指导性强,是对我们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实走深的思想旗帜。下面,我们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重点进行讲解。

第一,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对于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在当代中国,中国GCD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位置,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坚强定力、强大合力,才能行稳致远、取得成功。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进行改革这么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离开党的领导,是难以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风雨来袭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实依托,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可靠保证,是党保持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会成为一场空想。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伟大的变革,民族复兴伟业之所以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根本在于有总书记领航掌舵、有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有总书记领航掌舵,全党就有“顶梁柱”,14亿多中国人民就有“主心骨”;有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就有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因此,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紧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勇于开拓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越发复杂的形势和更加繁重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抓住重点、牵住“牛鼻子”,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出击,打通制约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通过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一是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众多领域,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无疑处于基础性和引领地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度挖掘现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部署。要因地制宜,充分立足我国经济要素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激发不同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深度挖掘产业特色,积极创新产业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统筹推进深层次对内改革,又要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此处隐藏4495字,下载后查看---

改革事业一路跋涉的实践表明,不同发展阶段的改革之策,都需要汇聚磅礴的力量推动落实。要在改革事业中彰显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减少内耗、形成共识,把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坚持下好改革“一盘棋”,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将各领域、各方面、各部门、各层级、各区域的改革置于总盘子中加以谋划,减少摩擦、克服阻力,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并进,形成源源不断的正向合力。

第一,深话改革要全局性谋划激发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系统协同。推进顶层设计,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制度建设,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加强各方面制度有效衔接,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深化治理能力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其次,激发地方活力,因地制宜落实改革政策。各地明确战略定位、结合本地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加强协同联动,完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机制。构建多元沟通渠道,确保顶层与地方之间信息畅通,促进顶层设计与地方改革实践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制定明确的协同计划,确保顶层与地方步调一致,共同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协同合作能力,助力顶层设计与地方改革实践深度融合。

第二,深化改革要战略性布局整合力量形成坚实系统合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单一行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合各方智慧和力量,汇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系统合力的核心就在于促进各方的多元联动,确保各方互相补充、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深化改革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战略目标。增强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深化改革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表彰和奖励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第三,整体性推进实现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系统融合。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深化改革全局高度,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注入活力。聚焦关键,重点突破。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中进行深入的重点突破,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不移地秉持系统观念,以前瞻性思考洞察改革趋势,以全局性谋划引领发展方向,以战略性布局统筹各方资源,以整体性推进确保改革措施贯彻落实,促使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每逢关键时刻,我们党总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民族共识。我们要立足实际,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心和勇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巨轮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