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发言汇编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深化医疗改革创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农工党市中心医院支委会主委)

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小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

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用好改革法宝健全协商机制以深度协商“之能”提升政协工作“之效”(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此处隐藏7624字,下载后查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气势恢宏而又清晰明确的改革画卷,发出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时代强音,特别是站在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战略高度,专门对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提出时代要求,作出要“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的重大实践指引。

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从市县协商实践看,在协商主体参与、协商方式创新、协商成果转化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在协商制度完善、反馈机制建立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了政协职能发挥和参政议政效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促进政治协商程序化,进一步建立深度协商互动机制。程序是民主运行的过程性、操作性规定。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需要完善协商运行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政府决策、政协协商有机结合,确保协商过程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在协商过程中,程序民主是实现协商互动的基本手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必须在促进协商程序化上下功夫。围绕协商的各环节,制定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如协商议题什么时间提出、由谁提;在安排与准备环节,明确通报时间、通报方式,确保协商过程中的信息畅通,让参与主体最大限度获得相关信息。建立多方参与、科学透明、平等议事的协商机制,在协商中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式和小范围、多轮次的协商,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以形成最大共识、提出最佳建议。建立协商成果建议清单及办理情况反馈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凝聚起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共识。

二是促进民意表达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民意收集机制。人民政协来自人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是做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民意收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通线上民意直通车,实时收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声音都能传递上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健全意见收集制度,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精准分析和综合研判,推动决策更加民主、透明和科学。探索建立政协委员发挥界别作用和反映社情民意制度,建立界别召集人制度,组织政协委员“进社区”“大调研”,探索推行市县委员调研联动机制,既破解“年委员”“季常委”的难题,又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持续为党委政府提供“金点子”。

三是提升广泛凝聚共识水平,进一步健全团结同频机制。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既是政协之职,也是委员所长。发挥市县政协联系基层群众最直接的优势,健全委员个人工作室和界别委员工作室联系机制,用活界别优势作用和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完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促使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协商和合作,从而在特定议题或决策上达成广泛认同和一致意见。坚持和完善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协商计划制度,依托人民政协在界别、党派、群众中的影响力,探索建立各界联谊会,打造引资引智、聚力聚识阵地,构建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团结格局,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凝聚起来,更加广泛地汇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