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在2024年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3360字)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XX市政法机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尊商安商兴商亲商,深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前列,近12个月平均城市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此处隐藏128字,下载后查看---

聚焦尊商重企,提升护航“源动力”。一是坚持制度引领。XX市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贯通发力,出台《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服务清单》等法规文件,积极参与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建设,签订《促进优化长三角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合作备忘录》,夯实营商环境法治基础;政法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及企业需求,推出《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意见》《检察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意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50条举措》以及市司法局《法治护航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等系列举措,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全力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高效推进落实。部署开展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行动,开通监督热线,建立由市委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市直政法、信访和各县区、园区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长治长效机制,定期会商、协调督办、调研指导、考核问效,使各项工作循序推进。坚持需求导向,梳理涉企重点问题建议47项,印发全市政法机关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对接任务清单,按职责分工派单至责任单位,推动法治服务由“有什么、给什么”向“要什么、给什么”转变,凝聚服务保障合力,促进工作同频共振。三是精准宣传服务。常态化宣传推送涉企政策,依托市企业服务中心政策智能匹配与精准推送数字平台,及时向企业推送政策红利,发送短信消息,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开展“惠企暖企普法先行”活动,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列入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实时普法,先后走进788家企业,开展专题普法625场次,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广泛宣传便民利企政策和经验做法,壮大尊商重企声势。

聚焦安商护企,提升企业“生命力”。一是严惩侵企犯罪。XX市设立涉企案件受理专窗专席,建立涉企重大案件“领导领办包保”和涉企案件“防侦破追”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重点惩治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制假售假、敲诈勒索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去年以来,破获侵企犯罪案件399件,追赃挽损逾xx亿元,速查快办的某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受贿案,帮助企业回笼拖欠账款34亿元,入选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二是创优执法司法。探索“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模式,系统整合原有66项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检查事项,发布首批22条“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让执法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机制,构建集“处罚+指导+帮扶”于一体的涉企行政执法服务体系,推动行政监管由“一罚了之”向“惩教结合”转变。坚持疑罪从无,涉企刑事“挂案”全部清零,不让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负罪经营”。建立轻微免罚制度,发布免罚清单两批次,对15个领域398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免罚。推行善意文明司法,2023年灵活采取“查冻扣”措施469件次、财产金额4134万余元,对421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为被执行人企业创造生存、发展空间。三是巧解涉企矛盾。深入开展涉企信访攻坚活动,建立即接即办、即办即督、即办即复的涉企信访绿色通道,对涉企信访问题及时受理、专人负责、快速办理,推动限时处置化解。强化涉企行政争议化解,在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和全市48个司法所均设立行政复议受理点,灵活运用“案前调解、案中沟通、案后释义”工作方法,搭建起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实现全市行政复议案件综合调解率超50%。创新建立“网上警民议事厅”“警企议事群”“为企服务”警务室等实践载体,积极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健全“警民联调、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衔接机制,2023年以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90余起,着力消除影响企业经营风险隐患。

聚焦兴商助企,提升发展“竞争力”。一是助企创新发展。XX市制作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名册及18家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对侵犯知识产权重要刑事案件线索一律专案办理;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设立知识产权办案中心,建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一体化办案模式,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率位居全省第一;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化解机制,提高案件审理效率,专利纠纷案件维权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协同推进XX都市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建设,出台都市圈法院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司法协作文件,促进跨区域司法协作。二是助企纾困解难。建立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执破融合等工作机制,将破产保护程序前置到立案、审判及执行环节,开展“腾笼换鸟、积案破冰”长期未结破产案件清理行动,联合市营商办等举办破产资产推介招商会,严防“一破了之”,助企涅槃重生。2023年审结破产案件143件,盘活资产xx亿元,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同比上升xx%。深化“府院”“府检”联动,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推动全市政策未兑现、协议未履行问题得到实质性化解,2023年以来化解问题76个、兑现金额1亿余元。三是助企防控风险。制定《全市法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编写企业经营、用工风险提示书,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深入剖析企业生产经营违规风险、主管部门管理漏洞,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从源头建制堵漏、去疴除弊。设立全天候值守的“护企110专席”,落实“警官联系包保”制度,围绕全市339家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主动上门提供内保培训、风险防范、隐患排查等“点餐”式服务,降低企业内部风险程度。率先在全省发布《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积极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定期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提交“法治体检”报告129份,梳理法律风险点1228个,提出法律意见1310条,指导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

聚焦亲商暖企,提升服务“向心力”。一是丰富沟通渠道。印发《XX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办法》,搭建企业家在涉企政策议题设置、政策起草、政策执行各环节参与渠道,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增强涉企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2023年以来制发相关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宣布失效、废止32件、修改4件,减少涉企收费项目41项。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覆盖推深做实政法委书记联系企业家直通车、法院院长走访企业、企业家约见检察长、警企恳谈会等机制,清单化、闭环式抓好企业诉求办理,让企业办事有去处、难题有人帮。二是深化惠企服务。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率先在全省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梳理摸排225个非证明材料、1295个市级证明材料,实现992个免提交,免提交率xx%,研发运用“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实现无感“免证办”xx万件次。畅通法治服务线上渠道,在现有惠企通服务平台基础上搭建法务平台,有关政策和信访投诉一键直达。深化便民惠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县乡村四级xx万余件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平均申请材料压缩至xx件,六类行政审批时限压缩至xx天,大大节约企业办事成本。加快推动“宁马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积极对接XX市出台统一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实现高频政务服务同标受理、无差办理。三是亲清政商关系。定期开展亲清政商关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集中报道、巡回宣讲等方式,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列出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深入剖析查处的腐败案件案发原因,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庭审、下发典型案例通报等方式,有效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防范干警以“权”逐“利”、商人以“利”围“权”。注重纠治权力寻租突出问题,协同纪检监察机关,下发《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示单》,依法惩治索贿受贿、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