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工业产品质量事关千家万户生活生产需求,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治理,全力守稳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保障民生消费营造安全稳定的质量环境。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严”字当头,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挥监督检查“利剑”作用,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在严抓严管、常抓常管中守护泉城百姓消费信心。一是科学有效开展监督抽查。统筹全市产业分布、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科学制定年度重点工业产品监管目录和年度监督抽查计划。2023年以来,针对服装、食品相关产品、水泥、家具、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老人和学生用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294种涉及终端消费重点工业产品,组织开展监督抽查13398个批次。二是加强重点产品隐患排查。工业产品数量繁多,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监管工作突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三个重点”,实现重点产品、行政区域、问题企业“三个全覆盖”。2023年以来,共检查企业4365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现场填写监督检查表,明确整改措施,督促指导企业整改化解质量隐患。三是从严从快处置质量问题。创新“即抽、即检、即报告、即处置”监管模式,依托“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实施监督抽查结果“电子报告、网上传输、委托送达”,属地区县局和基层市场监管所第一时间依法启动处置程序,第一时间控制不合格产品,从严从快处置,防范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2023年以来共处理449家不合格企业,570个批次不合格报告。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治体系,着力提高科学监管水平。一是坚持部门监管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围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重点产品,开展学生用品、车用成品油等10类重点产品“你点我检”活动,拓宽社会各界参与质量安全监管的渠道,营造质量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节目先后2次进行了跟踪报道。二是坚持全面检查与分类监管相结合。依法整合、归集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实行量化记分,并根据记分结果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级别较低的C、D类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对A、B类企业降低检查、抽查比例或频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聘请专家对117家D类、C类企业开展质量帮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坚持纠当前与治长远相结合。对当务之急,立查立纠,针对舆情反映市场销售草莓的“草莓盆”涉嫌质量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追溯源头。扎实开展超薄农膜、儿童和学生用品、机动车制动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对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及时纠正市场上低价劣质恶性竞争乱象,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优化监管服务,夯实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牢固树立“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的工作理念,以全方位的法律、标准、技术等服务,激发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法规宣贯,提高责任意识。以落实“两个规定”为契机,分三批组织市场监管人员、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负责人、食品相关产品许可生产单位负责人等共计800余人(次)开展集中培训,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规范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严防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二是强化标准引领,激发内在动力。结合年度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后处理等监管工作,宣传各类产品的标准,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引领行业高标准发展,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三是强化质量帮扶,助力提质增效。聘请行业专家对全市电力设备产品、低灌带、消防产品等生产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行动,通过“质量问诊”、技术攻关、质量培训等方式,指导企业找准“症结”,开出“药方”,解决企业个性质量问题,分析行业共性质量问题。2023年以来,累计帮助230家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排查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效益,编制形成“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切实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