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数字化赋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人大历来高度重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工作,通过多种监督方式有效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建设周期“长”与控制环节“多”并存。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如事前规划、要素保障、政策处理等不到位,造成开工困难;开工后,因进度、管理、概算控制等因素,导致项目难以落地;完工后,竣工结算、移交不及时,出现项目效益差等问题。

人大监督手段“缺”与监督实效“弱”并存。项目建设周期长,全口径全过程监督不到位;项目实施业务性强,而人大代表建议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监督深度和系统性不足;基层群众缺少参与监督的路径,作用发挥有限。同时监督活动难以对项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无法对项目遇到的问题提前研判预警。针对上述问题,亟须打通项目监督时空障碍,拓展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路径。

二、主要做法

---此处隐藏1536字,下载后查看---

实践表明,**区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人大e监督”应用场景以来,增强了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精准性,实现了政府项目实施绩效与人大监督效能提升的有机统一。这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必须依法履职行权,才能彰显宪法法律权威。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实施监督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通过数字化监督,审查重大投资项目计划和资金进度同步推进,强化法定监督职能,进一步彰显人大担当,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必须坚持依靠代表,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数字化监督,项目单位增强了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意见建议落实明显到位,项目推进更加顺利。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助推了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须优化监督方式,才能切实提高监督质效。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数字化监督模式,实质上是对政府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财政预决算进行审查的延伸和细化,是对同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监督的延伸和具体化,做到了全面与重点、全方位与全过程、程序性与实质性监督相结合,对于完善并规范地方人大监督体系,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必须坚持项目绩效,才能增强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数字化审查和监督,可以切实推动政府把好项目准入关,优化投资结构,优先保障重大民生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和绩效评估,督促政府和项目单位把资金管好用好,从源头上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决策、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职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于人大数字化赋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工作调研报告.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