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一、夯实主体力量,全面推进农场发展。我们实施家庭农场倍增计划,通过电话沟通、AAA宣传、节日走访、乡村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家庭农场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乡村本土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人员、复转军人利用其资本、技术和信息,深入参与家庭农场创办。截至目前,全县家庭农场已达1200家。每年明确投入3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及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培育家庭农场。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我们坚持内外结合,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本地培育,成功引进龙头企业15家,支持培育农民合作社980余个。依托县乡两级金融服务平台,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措施,动员金融机构为信誉良好的家庭农场发放1,200余笔信用贷款,总金额达5,000万元。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有效促进了家庭农场的蓬勃发展和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二、夯实基础设施,提升作业能力。充分把握土地“宜机化”整治试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契机,强化农机购置补贴,在产业道路、机耕道、灌溉系统及信息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家庭农场,显著提高其现代化作业能力。截至目前,已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14.2万亩土地上开展节水灌溉、完善产业路建设,累计发放农机补贴18万元。组织县乡两级农技人员驻点服务,为企业和家庭农场提供沟通平台,及时破解家庭农场生产技术瓶颈,截至目前,成功协调解决技术性难题1100余项。鼓励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以及植保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机类合作社20个、加工类59个、服务类37个。
三、强化能力拓展,培养职业农民。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将家庭农场人才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及致富带头人培训范畴,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开办高素质农民培育班、粮油与家庭农场班等专业培训,显著提升家庭农场人才的农业知识储备和服务技能,培育一批既有文化又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5期。搭建家庭农场经营者线上自主学习平台,依托AAA群、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定期推送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农业专业知识、成功案例等优质内容,并鼓励农场经营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历水平,获取相关证书和职称。目前,已有120多人参与学历提升项目。
四、优化联结机制,助推农场振兴。建立并完善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和农户与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与县内20家龙头企业、30个农贸市场、15家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订单式”合作,为家庭农场提供稳固且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引导各类社会化组织以有偿服务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1.3万余人次,实现了共同发展和共赢局面。鼓励和引导村集体合作社及农户通过“返租倒包”等方式,高效转让村集体土地、产业项目、闲置资源等给家庭农场经营,大幅提高农地和项目资源的使用效能。截至目前,家庭农场已签订订单3.8万余单,激活闲置项目115个。动员全县家庭农场经营者积极成立县级家庭农场协会,构建对外交流平台,确保产品收购价格的稳定与技术服务的保障,切实维护家庭农场的合法权益。目前,协会准备工作正全面推进。
五、示范带动发展,推动全域提升。发布《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实施方案》,依据“自主申报、择优选拔、层层审核、动态管理”原则,结合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及装备条件,综合评选出管理卓越且具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效应。2023年,共评选130家先进家庭农场。建立示范合作社名录,加大对这些社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提高对家庭农场的服务质量,从而带动全县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纳入示范名录的农民合作社有32家。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家庭农场中的先进典型,刊发相关经验案例220余篇,重点推介其在建设、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及增收致富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营造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