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有解”思维破解“转型难”问题。**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布局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起步虽早,但面临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和问题,之所以能稳步壮大,离不开见招拆招的“有解”思维。一是科技孵化育新机。针对机器人产业基础不强问题,瞄准机器人产业赛道,发挥丰富的科技孵化载体优势,为处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提供孵化、加速、技术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其中,在**高新区土生土长的**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是高新区机器人产业的“星星之火”。企业从3人的初创团队到现在400余人的规模化企业,离不开高新区孵化载体的“护航”。目前,企业的核心产品伺服精密减速机及精密传动模组打破国外垄断,替代进口,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二是自主研发强动能。针对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梳理机器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引导纽氏达特等龙头企业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等,开展关键技术产学研合作;支持亚华电子、鸿创医疗等开发智能医疗转动机器人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校院所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为配套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补齐产业发展技术短板。纽氏达特近三年申请专利38项,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产品性价比赶超日本新宝、发那科等国外品牌,在国内精密减速机市场份额约占24.7%,产能最高达150万台/年,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伊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三是政策供给注活力。针对企业初期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建立开放包容的政策体系,围绕机器人产业初期发展需要,精准链接资金、技术、设备等关键要素,“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助力企业迅速起步加速。纽氏达特成立初期,高新区根据**市“英才计划”政策,帮助企业申报100万元资金补贴,解了企业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并探索推广设备“代采+租赁”模式,政府性融资平台投资采购生产、研发等产业项目设备,租赁给初创期企业,降低企业前期固定资产投入。
二、以“链式”思维培育“产业化”体系。立足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建链、强链、延链,打造“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应用端”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一是创新孵链,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聚焦机器人产业链不完善问题,创新“串珠成链”发展模式,即“研发1个项目、成立1家公司、培育1个产业”,成功孵化**能行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法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德美精密(深圳)等12家机器人产业公司,产品从机器人上游关键零部件,延伸到智能协作机器人、行走轴机器人以及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中下游,形成了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二是精准强链,增强机器人产业链韧性。聚焦产业链不强问题,引进法奥意威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基地项目,依托法奥意威作为国内全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协作机器人企业的优势,补齐协作机器人板块短板。目前,企业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3C、餐饮等行业,得到高瓴、顺为、阿里资本等认可,B轮估值接近25亿元,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协作机器人产业基地。三是拓展延链,拉长机器人产业链条。聚焦产业链应用场景不足问题,坚持大循环产业链思路,将机器人产业链与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相结合,探索工业生产、医疗食品、军民融合等方向场景应用,推进新能源制造等20条产业链自动化转型,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其中,高新区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探索机器人在电力、水利、轨道交通等重要领域的应用推广,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无人机”多源感知、边云协同的立体巡检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无人机技术等机器人技术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获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认可。
三、以“用户”思维营造“最优解”环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位挂包领导、一个推进部门、一个属地保障、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对纽氏达特年产150万台精密行星减速机及精密传动系统模组项目、法奥意威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逐一制定详细推进方案,明确攻关目标和时间节点,分层次、有步骤、梯度式推进,全力做好拆迁清表、手续办理、要素配套等服务保障,齐心协力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创新资金保障机制。以高新区获批建设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为契机,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和资本市场顾问团为链上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目前纽氏达特正顺利推进股改。创新开展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成果转化贷和科技补偿贷等金融信贷产品,推动各类银行机构从“看抵押”向“看技术”转变,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创新人才供给机制。链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借助基地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板块,以及**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为机器人产业提供符合最新产业技术、工艺和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运维培训和技能评价服务2048人次,涵盖企业41家,有效提升产业链条上专业人才的技能熟练度和业务素质能力。
四、以“生态”思维推进“集群式”发展。专注行业发展前沿,以工匠精神将每个细分产品做到极致,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网,形成高密度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生态。一是强化协同联动,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取暖”。规划建设**能行机器人产业园、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园,实现机器人研发、生产、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物理集聚。组建**市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企业技术互补、相互赋能。比如,联盟精准对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8万余台工业设备、近千家企业生产数据,极大缩短装车机器人研发周期实现协同创新体系,产品利润率从20%提高至40%。二是强化孵化培育,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依托纽氏达特和法奥意威的平台效应,与国内外高校建立紧密联系,敏锐捕捉有潜力的创业团队,为其提供技术、生产、资本、市场等一站式服务,让更多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低成本、低风险孵化一批行业上下游企业。2014年,纽氏达特与哈工大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研究所“85后”高层次人才达成合作意向,成立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将机器人增程产品系列化和产品化的厂家,公司销售收入每年增长率超100%,机器人智能装备、桁架机器人等产品供应中车、奔驰、特斯拉等知名企业。三是强化标准建设,从“粗放经营”到“企业军规”。在规模化进程中,发展理念从做产品、做品牌向做标准升级,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增强行业影响力。纽氏达特已参与《精密减速器回差测评与评价方法》等多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中,构建起“高科技、高品质、高素质、高效益、高收益”的机器人产业文化,逐步内化为企业的“精神内核”和“行动纲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中,高新区机器人企业始终能够以稳定、品质化的产品取胜。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