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统筹治理方式有效应对链式灾害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非常态重特大灾害和多灾种灾害叠加情况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因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自然灾害呈现活跃性态势,并具有显著的链式特征。灾害链中诸要素关联诱发、相互作用,导致灾害的复合性、级联性、放大效应和累加效应明显。常见的灾害链如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引发次生火灾和城市生命线破坏等。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强降雨过程频发且极端,有多地重复受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生活和城乡发展造成影响。针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安全风险治理薄弱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因此,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增加、复杂性增大的严峻挑战,需要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进一步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机制,以统筹治理的方式有效应对链式灾害。

统筹协调跨部门跨机构行动,推动整体协同更有力。灾害的链式特征增加了传统风险防范与灾害治理的难度。例如山洪和泥石流防御,分属于水利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在隐患勘察、危险区域划定等方面也分属不同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常态化的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机制,是灾害治理的当务之急。一是要采用更为系统性的防抗救措施,建立健全制度化的跨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和灾害防御机制,在预案动态更新、风险监测、隐患点划定和排查等方面加强合作,克服信息分割、协同不力的问题。二是要以灾害链为标的,有组织地加强跨部门、跨机构联合科研,对灾害成因、强度、影响范围等开展模拟推演,进行多灾种融合分析和孕灾环境的多指标交叉研判,提出灾害链阻断的科学方案。三是要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间的“叫应”机制,统一江河流域内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敏捷、简易、高效的灾害信息接报流程,提高临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统筹衔接数智场景与应用,推动技术赋能更精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须通过延伸感知网络、完善监测预警、增强分析研判、优化辅助决策、构建规范体系等提升我国城市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其中,强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完善智慧化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是重要的支撑。首先,要注重技术方法创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神经网络、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可能发生的链式复合灾种开展预测预警,实现风险感知“向前一步”。对已发生的灾害事故建立事件数据库,根据本地区和其他相似条件的案例建立行为模型,更好辅助决策。同时,针对常规城市体检存在的时间跨度较大、层面偏宏观、数据偏静态等问题,探索细颗粒度、多源数据集成的体检方法,并结合互联网平台出行数据、12345热线诉求数据等丰富数据体征库,拓展数据融合方案,建立动态更新、数据交互的体检体系,更科学地判断城市“健康指数”。其次,要积极布局未来场景,为大模型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安全风险场景中的乘数效应。此外,还要兼顾区域均衡,在城市注重智慧平台的纵向贯通和实效发挥,在城郊、乡村和偏远地区注重补齐监测短板和完善基础灾备。

统筹兼顾好当前和长远,推动安全韧性更加稳固。应对链式灾害,不仅要在应急时畅通好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的“小循环”,更要在日常时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平时与急时转换的“大循环”,为处理好发展和安全重大关系注入实践动能。基础设施的安全韧性是灾害防御的重中之重。在城市更新行动中,一方面,对已有设施要注重功能性改造,特别是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老旧管线韧性改造升级。同时,对新建公共基础设施要注重“平急两用”功能的整体性提升,强化空间规划的引领,探索功能匹配、转换顺畅、合作共治的集成化治理创新。另一方面,对桥梁、道路等重要基础设施,从规划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子引发的安全隐患,完善囊括风险链条各主体在内的应急预案,夯实全链条的安全保障。平时要开展极端天气或偶发事件情境下的事故模拟演练,建立普查、巡查、实时自动监测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机制。在汛期等重要时段,要加大监测的力度和频率,并确保危险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

统筹夯实基层动员和组织,推动上下联动更紧密。基层应急是灾害风险防范和减少损失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和建设重点。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实施需要特别关注基层动员和组织的统筹加强。一要发挥群防群治,强化基层力量的堡垒作用。近期我国多个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凸显了基层群测群防员的关键作用,实现了城乡基层灾情的迅速上报和受威胁群众的迅速转移。在明确管控在册隐患点的前提下,通过发挥基层群众、群测群防员、网格员等第一现场“哨兵”优势,做到群策群力、排查有序、有叫必应、闭环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应急治理格局。二要从“经验驱动、突击性解决”转向“制度驱动、标准化响应”,切实完善基层应急体系。基层应急机制建设不应搞“一刀切”,重在结合本辖区灾害风险形势特点,明确责任体系,提升演练的切实性和预案的可操作性,确保“平时规范、急时管用”。三要厚植安全文化,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积累应急自救常识。一方面增强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普及公众安全常识,提升应急避险自救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公众的风险感知能力和对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减少灾害场景中的“低估偏差”和侥幸心理,构建安全应急共同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