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X镇立足辖区实际,依托自然资源、突出产业特色,不断加快“红色古镇.生态古村”建设,有力地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不懈抓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一是基础农业固本提质。大力推进小春生产,完成小春作物收割小麦2500亩,油菜7200亩,大豆5000亩,马铃薯6000亩,豌胡豆1000亩等。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突击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养殖,实现存栏生猪19352余头、肉牛2000余头,巴山土鸡64000余只。二是特色产业增效提速。全镇现有茶园总面积5792亩,现已投产茶园2841亩,幼龄茶园2500亩,建成小型茶叶加工厂1个。完成茶园管护5000余亩,鲜茶叶摘收10吨,实现户均增收600余元。建成X村犁辕春兔养殖基地和大柏树村肉兔养殖基地2个,目前该基地已存栏种母兔4000余只、商品兔28000余只,出栏15000只,截至今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万元。
(二)始终如一谋福祉,乡村振兴更有力量。一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兜底乡村振兴。及时准确搜集农户返贫致贫风险,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每月进行风险线索摸排,同时积极宣传政策鼓励农户自主申请风险进行监控,同步与县医保局、县残联、县民政局等县级部门相对接,接收推送的风险线索数据,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户9人,累计消除风险14户41人。二是推进衔接政策落地,护航乡村振兴。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66人,脱贫劳动力乡村公益性岗位90人次,就业兜底6人,开展脱贫人口就业技能培训32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9人,兑现脱贫人口跨区域务工就业交通补助891人xx元,兑现增量奖补资金22.32万元,鼓励支持脱贫人口积极主动发展产业,争取创业贷款投放65万元,全镇脱贫适龄劳动者就业率达100%。
(三)持之以恒增内涵,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一是全面推行精细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网格化+”,121个单元格,培养网格明白人121个,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扎实做好安全、信访和稳定工作,实现底线工作、涉民工作“一网打尽”目标。二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题会议3次,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分工,集中对村主干道路、河道沟渠、绿化带、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大清除、大整治。划分7大区域,并配备10余名环卫工人,新增60余个垃圾桶、3个集中清理点,充分发动引导群众参与,改变“干部干、群众看”的习性,建设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
---此处隐藏2098字,下载后查看---
(五)用心用情抓民生,社会保障更加殷实。全面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其中,农村低保享受人数622户1305人,月发放金额22万余元;城镇低保享受人数41户82人,月发放金额3万余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2户,金额1万余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雨露”计划、寄宿生补助等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69人,兑现教育资助资金10.35万元。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抓发展,持续激发农村建设新活力。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主动置身于全县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项目,有效利用村级闲置用地,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动农村道路建设补短,加快推进镇X高速公路(X段)、上船码头建设。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级产业发展方向及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多元模式,坚持“一村一品”主要产业与多种经营相结合,大力发展粮油、畜牧、茶叶、核桃、肉兔等产业项目。
(二)抓衔接,持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个振兴”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全镇农户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巩固情况,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及老弱病残孤等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强化政策支持、创造增收途径,确保实现长效稳定脱贫。建设X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到村美民富人和。
(三)抓民生,持续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严格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特殊群体关爱保障,落实好防返贫、低保、困难群众、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服务,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继续完善基础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动社会力量壮大奖教奖学基金,以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争取帮扶资金支持,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继续补齐群众急需的民生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