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书记2024年述职述廉述党建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政治引领增“定力”,打造“政治过硬”模范机关。一是上好“政治课”,增强政治自觉。牢牢把握“政法姓党”这一根本属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必修课,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淬炼。二是把牢“学习关”,提升政治素质。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观看警示教育片,安排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支部学习活动。充分运用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永葆政法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三是筑牢“防火墙”,净化政治生态。建立健全政治轮训、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法委员述职、政治督察、纪律作风巡查等制度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政法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发力,实现党建工作和政法工作两结合、双促进。

(二)组织建设展“活力”,打造“组织过硬”模范机关。一是压实党建责任。切实履行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工作带头谋划,带头落实,亲自过问,强力推动。二是严格制度落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三是发挥模范作用。实施“一线工作法”,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先后开展了助力春耕生产、睦邻行动、“政企连心亲清暖心”、办事流程“大体验”等系列活动;结合“五城同创”工作,深入责任区就“双提升”、防范电信诈骗、安全生产、移风易俗等工作进行宣传。

(三)干事创业提“战力”,打造“业绩过硬”模范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抓党建工作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始终聚焦风险隐患、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二是促进平安建设提质。深化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围标串标、民营医疗机构乱象、交通运输领域乱象,推动重点行业整治,选优配强68名法治副校长、50名法治辅导员,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网格员68名,全面推行“三联”共治工作机制。三是推动社会治理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寻乌模式”,紧密结合我市民风淳朴、人民“实诚”的特点,推行“实诚为基、法治为本、自治为要”工作理念,全力打造“实诚人”矛盾纠纷(信访)联调中心,探索出“实诚乡贤”“积分善治”“祠堂说事”“礼理共治”“米茶议事”等共治模式。

---此处隐藏1248字,下载后查看---

(四)正风肃纪强“内力”,打造“作风过硬”模范机关。持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实现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一是增强法纪观念。将落实“三个规定”与干部队伍管理、纪律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确保机关干部认清红线、坚守底线。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反面案例教学,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廉政教育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常鸣防微杜渐警钟,永固拒腐防变堤坝。三是对标先进典型。组织学习省、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同时评选我市先进政法单位和优秀政法干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初心使命,在自身岗位上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一是夯实“一把手”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维护稳定责任,健全维稳形势研判机制,及时掌握不稳定苗头。二是继续加强维稳信息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研判,第一时间掌控处置各种不稳定因素苗头。三是做好应急处突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突装备、物资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提高指挥水平、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四是严密防范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全力做好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敏感节点、要害单位和重大接待安保维稳工作。五是做好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评估体系,规范评估程序,提高评估的科学化水平,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要达到80%以上。

(二)抓好平安建设工作。发挥好平安建设考核、综治督导指挥棒的作用,以压紧压实各乡镇、各部门责任。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力度。加大“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百姓天网”“村村通”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高压严打违法犯罪态势,深挖黑恶犯罪线索,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走私、毒品、传统“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抓好法治建设工作。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深入推进审务、检务、警务公开。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拓宽群众参与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法涉诉信访司法活动渠道。加强对乡(镇)政府执法工作的衔接和指导,明确执法内容,规范执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