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农业人口xx.x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约xxxxx人,从业人员约xxxxx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约xxxxx人,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返乡农民工约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xx%。返乡原因主要有:金融危机冲击;惠农政策影响,回乡创业欲望;当地企业需求剧增影响;建材便宜,回乡建房等。
我区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全区就业培训机构共有xx所,其中就业培训中心x所,“金蓝领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机构共x所,“阳光工程”x所。为进一步贯彻农民工就业培训优惠政策,根据现阶段返乡农民工特点,先后出台了《关于xx区xx年实施特种技能培训补贴的通知》、《关于xx区实施劳动技能培训补贴的通知》、《关于预拨就业补助资金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使各种培训顺利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信息不通畅。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培训工作基层力量薄弱,宣传力度不够,存在基层群众传播盲区。表现在:返乡农民工较分散,不常读书看报及关注相应的新闻媒体,加上缺乏完善的培训工作贯彻实施激励机制,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农民工中,80%不了解就业培训政策。二是信息台帐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失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台帐尚未健全,缺乏相应的信息网络,动态信息无法及时掌握,使农民工、企业、培训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交流、不清楚、不通畅。
---此处隐藏1656字,下载后查看---
1、整合培训资源。一是整合政府部门培训资源。区里成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情况和培训计划,整合部门培训资源、统筹制定全区的培训计划,形成多方联动、资源共享、重点投入的工作格局,减少资金分散使用,场地重复建设、专业重复设置、时间无序安排等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整合培训机构资源。区内统一制定培训机构招投标标准,区内的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培训院校,既分工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解决基地、师资、资金不足等问题,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完善培训平台。一是改善培训条件。建立培训基地,特别是种、养业培训基地,改课堂教学为基地现场技术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二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各部门和培训机构应及时掌握培训需求和企业对专项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同时,要增加法律法规、择业观念、维权知识的学习,提升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信心和决心。三是开辟培训新途径。要以企业、社会联合培训、对接培训,实行产教结合,从而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丰富培训内容、满足培训需求、拓展就业空间。四是注重人才引进。要加快专业技术部门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形成xx专业技术人才库,减少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成本,增加自主培训能力。五是完善后续服务工作。做好培训后的岗位对接和劳务输出工作,建立培训后培训人员去向档案,并搞好后续跟踪和维权服务。
3、搭建信息网络。一是建立职业信息网络。对接全市信息网络,内容包括人才库、招工信息、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资源(培训设施、师资、专业设置)、培训计划、学员培训情况、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并将就业培训信息网与就业信息网络联接起来,使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制定职业培训机构入网标准,吸收各类培训机构加入就业培训网,有效地配合就业培训工作。二是建立培训服务中心。建立乡镇、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中心,负责传导网络信息,对接培训基地和用工企业,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企业间架起桥梁,服务于农民和企业。三是设立电子信息显示屏和信息公示栏。在流动人口多的中心地段,由政府出资建立电子显示屏或信息公示栏,定期向社会滚动播出招工、培训、就业需求等信息,为企业和失业人员免费提供信息对接平台。
4、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监督机构。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监督领导小组,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培训资金等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严把培训质量关,规范办学行为,避免培训走过场,套用或浪费国家培训资源的现象发生。二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根据政府各培训职能部门特点分配任务,以村为单位,每个部门包几个村,负责政策宣传、信息调查、建立台帐等工作,全面准确地掌握返乡农民工信息,并实行任务包干制和定期报送制(统一报到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各部门因力量、精力不足而政策宣传不到位和对农民工情况不了解等问题。并把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工作考核,实行领导负责制,确保落实目标责任。三是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乡镇和部门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除采用现在的分类补贴外,建议采取分段补贴和按就业效果补贴。分段补贴即将培训经费的补贴分为培训后补贴和转移就业后补贴两部分,分段考核,分段支付,使培训补贴发挥最大作用。按就业效果补贴即按照培训后实际转移就业人数对培训机构给予经费补贴,提高补贴使用效益。
5、营造培训氛围。一要突破两个“盲目性”,即培训者的盲目性和培训机构办学的盲目性。做好培训前的调查工作和对培训者的正确引导,提高培训效果。二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劳动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培训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宣传培训机构及其经验做法,宣传培训后成功实现创业或就业再就业的典型人物,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