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卫健委聚焦群众就医体验,开展多轮次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先后出台改善医疗服务60条、缓解群众看病难20条、智慧服务10条等措施,有效解决6大类238个问题,群众就医体验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开展“小切口、微改革、大民生”活动,巩固预住院、共享厨房、“五卡合一”等既有服务,推广破壁行动、虚拟病房、信用就医、全院一张床等创新措施,努力开创以“小切口”守护居民“大健康”的**模式。
一、开展改革揭榜挂帅
建立改革榜单。坚持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围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群众需求迫切、操作性强、实效突出的8大方面51项基层首创微改革榜单。开展揭榜挂帅。市直医疗机构、县级卫健部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全面参与“揭榜挂帅”,通过“点单”和“派单”认领改革任务160余项。实施清单管理。细化任务、明确目标、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任务、措施、推进、责任四张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形成工作闭环。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此处隐藏2137字,下载后查看---
五、提升医疗资源均衡性
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加强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对县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等形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市级三甲医院定期选派专家团队到县级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培训,每年下派专家人数达到**人次以上。同时,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活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医疗设备资源,对一些高成本、使用率较低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条件,更新老旧医疗设备,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都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和急救设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充实基层医疗力量,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对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推动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制定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标准,在医疗质量管理、诊疗规范、护理服务等方面实现统一要求。开展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帮扶活动,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监督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城乡医疗服务水平逐步趋同。
六、深化医疗质量监管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医疗质量监管中的职责。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充实专家队伍,完善工作机制,目前已成立**个专业质控中心,覆盖临床主要学科,定期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指导。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平台,实时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实现对医疗质量的动态监管。强化质量监管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对医疗机构的病历书写、医疗技术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加强对医疗耗材和药品的质量监管,严格准入标准,规范采购渠道,确保医疗用品的安全有效。建立医疗质量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的质量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建立内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开展医疗质量自我评价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组织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医疗质量互学互评活动,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医疗质量。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