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强化体系建设,构建“流而有家”组织链。以农村网格为单位,通过电话、AAA、走访入户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认真排查梳理外出流动党员家庭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去向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村级名册188个、乡级管理台账14个,备案流动党员3498人,确保流动党员身份实、信息真、档案全。制发《关于在全县农村推行党员“3+”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在家党员“一对一”包联流动党员责任机制,包联责任人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和信息平台与流动党员保持日常联系,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等动态情况,及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家中困难,此项工作已纳入党员“红心积分制”管理。

细化载体形式,打造“流而有学”教育链。用好用活网络教育平台,依托GCD员网、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学习强国、钉钉、AAA等软件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展播微党课等线上课程2200余期,使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开展流动党员线下“寄学”活动,打包邮寄《GCD员》等学习教育读本6000余册,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资料。同时,紧盯春节、国庆节等集中返乡时间点,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集中学习400余场次,让流动党员集中“补党课”、锤炼党性;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建立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村级宣讲团188个,上门宣讲416次、发放教育资料1848册,让流动党员同步学习不掉队。

---此处隐藏689字,下载后查看---

优化联络指导,延伸“流而有为”作用链。积极发挥流动党员见多识广、联系广泛等优势,利用集中返乡时机,召开座谈交流会44场,邀请流动党员中的“能人”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建言献策112条。通过思想引导、提供优惠政策、简化程序等办法,大力支持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增强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县乡两级共开设返乡流动党员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创业培训等学习班27期,向流动党员介绍家乡特色产业、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传授农村实用技术和致富经验等,进一步激发创业动力、提升干事本领,并将18人纳入新时代“三向培养”对象,作为村干部后备力量重点培养。

深化服务保障,筑牢“流而有依”关怀链。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安排专人值守接听,及时解答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等方面的疑惑,累计接听咨询电话3000余次,有效解决问题1500余个。建立流动党员关爱基金,通过财政拨款、党费划拨、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对生活困难、遭遇突发变故的流动党员家庭给予经济援助,已发放救助金80余万元,帮扶困难流动党员家庭300余户。在外出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城市,联合当地党组织或商会,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20余个,为流动党员提供临时休息、就业信息发布、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让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创新管理机制,编织“流而有序”规范链。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明确流动党员外出报备、定期汇报、组织生活参与等具体要求,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流程。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跟踪流动党员的流动轨迹、就业状况、参加组织生活等信息,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精准化管理。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双向协作,签订共建共管协议80余份,建立信息共享、活动共办、党员共管机制,定期互通流动党员情况,协同解决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流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纳入有效管理,有序参与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激励表彰,打造“流而有荣”荣誉链。开展流动党员先锋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一批在务工创业、助力家乡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先锋,通过举办表彰大会、在县内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流动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设立流动党员荣誉墙,将优秀流动党员的照片、事迹简介等展示在村部、社区等显著位置,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给予政治荣誉激励,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优先选拔进入村级班子或后备干部队伍,让流动党员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收获相应的荣誉和回报,进一步营造流动党员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