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任务。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生产力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核心依托。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并非孤立的生产力要素,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系统集成所催生的新型生产力质态,代表着生产力演进的新方向。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创新引领性。新质生产力建立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础之上,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成果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技术的边界与局限,开辟了全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引领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此处隐藏3179字,下载后查看---
(三)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产业基础环节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大对基础研究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的投入力度,提升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配套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
(四)优化制度环境。一是加强政策创新与制度供给。建立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完善数据治理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通与开发利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与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新兴产业监管创新,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防范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五)推动开放合作创新。坚持开放创新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向我国集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推动跨国联合研发与技术转移转化。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国际科技规则制定、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同志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