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追寻总书记的足迹,能更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的“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加深刻把握怎么评判政绩、怎么衡量政绩,从而以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发展观干事创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政绩观就是要一心为民造福
好的政绩有许多标准,其中最大的标准就是为民造福。总书记无论是在地方执政,还是到党中央工作,牵挂最多的是人民,关注最多的是人民,考虑最多的也是人民。他曾深刻指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并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展现出亲民、为民、爱民的赤子之心,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典范标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是干部政绩的受惠主体,干部的政绩实不实、好不好,必须从群众需要来考量、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呼声是群众需求的外在表露,也是愿望的现实反映。对广大干部来说,回答好“呼与为”的命题,把群众呼声变为政策哨声,干出来的政绩才会合乎民心。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期间就指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在闽东工作期间,面对闽东人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迅速发展起来的呼声,他不是简单把厦门特区的施政理念搬过来,而是一头扎进基层调研,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闽东九县,在广泛调研中找准呼声背后的真实情况,在掌握民情区情社情的基础上确立了“摆脱贫困”这一中心任务,并带领闽东人民矢志奋斗,用两年时间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这启示我们,只有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入手,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方略,创造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业绩。
---此处隐藏3124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好坏直接关乎政绩得失,好政绩的背后需要好作风的保障。评判政绩往往从干部的作风表现就能看到端倪,干部的作风表现也是考核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总书记就围绕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做到“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早在我市工作时,他就谆谆教导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并倡导清廉从政、行动至上的优良作风,提出“青年干部四忌”和“为官四要”等要求,这些都对评价干部政绩提供了重要标尺。各级要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推动形成重实效、求实效的干事氛围,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从“实干”看“勤”。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时明确指出“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强调“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并亲自倡导践行“四下基层”,用脚步丈量闽东大地,为广大干部树立了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光辉榜样。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评价一个干部的政绩,就是看他有没有真心实意地深入基层、真刀真枪地破解难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干劲、砥砺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倡满负荷和紧张高效的工作节奏,营造唯实干、唯实效、唯实绩的浓厚氛围,切实以新担当新作为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在“赛场”识“能”。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时就强调,“GCD的选人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四化标准,讲五湖四海,看政绩”,提出培养干部要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的办法,把堪担重任、能扛硬活、善打硬仗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这些年,**深化“赛场选马”行动,通过一线考核、蹲点调研、专项评议、绩效考评、年度考核“五位一体”干部考评机制,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一线中,选出了一大批敢拼敢干的“猛将”“闯将”“干将”。实践证明,碰到难题绕道走、不敢轻易上火线的干部,是树不好政绩的,树立的政绩也是经不起检验的;干部只有通过基层锻炼、实践历练、难事考验,才能练出真本领、考出好业绩。
用“纪法”察“廉”。廉政建设是GCD人的历史使命。总书记曾嘱咐闽东干部要“清廉从政”,过好自我关、人情关“两关”,要求从根本上铲除“滥用权力”这一腐败现象赖以生存的温床,并铁腕整治干部违规建房,牵头制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有力重塑政风民风社风。廉洁自律是GCD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始终保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高度自觉,把纪法挺在最前面,把符不符规、合不合法作为决策办事的首要考量,确保取得的每一点政绩都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取得,不断巩固拓展风清气正、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
我就谈这么多,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