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宿豫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其中,“一委两站五岗”党建模式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发文推广,宿豫区还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健全组织体系,筑牢坚强有力的治理基石。一是抓组织引领。在乡村领域,探索“一委两站五岗”党建模式,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党委,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战斗堡垒,全区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在城市领域,扎实开展“把支部建进小区”,探索小区党支部“街社共管”和小区公共收益“共管账户”制度,按月开展“豫5号·便民服务日”和“睦邻集市”活动。同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广泛开展组织结对、党群结亲、联手共建、联动服务“双结双联”活动。二是抓规范提升。实施“五个一”示范培育计划〔明确一名挂钩联系的党(工)委分管领导、培养一名精通党务的党支部书记、打造一个高标准党建阵地、开展一批丰富的党建活动、提炼一项特色支部工作法〕,分类制定11个领域《党支部“标准+示范”正负面清单》,全领域系统化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已建成市、区级“示范党支部”78个,3家单位荣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三是抓“头雁队伍”。从“选、育、用、管”着手,纵深推进村(社区)干部专业化管理。构建村干部从一般工作人员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职业六级”发展链条,先后有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加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力度,实施“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发展奖金”的报酬结构,并为全体村(社区)干部缴纳“五险一金”。
深耕“精网微格”,构建科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区划分为530个网格(城区188个、乡村342个)。在此基础上,按照“30至5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的标准,科学划分2045个微网格,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小区)—微网格—户”网格化体系,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二是选优配强网格力量。按照1:1标准,以现有“党员楼栋长”为主体,通过遴选物业管理等人员,为每个“微网格”至少配备一名联络员。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229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入网格。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推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行各业48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小区、网格。三是做精做细网格服务。按照基层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双向融合的思路,围绕政策宣传、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民生服务、矛盾纠纷等工作内容,动态设置9大类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推动网格服务工作清单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构建“云网格”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运用场景,优化拓展“云网格+诉求办理”“云网格+公共服务”“云网格+法院执行”“云网格+反诈宣传”等应用场景,最大限度整合治理职能、汇聚治理力量,提高治理效能。目前全区“云网格”组织架构搭建趋于完善,搭建企业AAA群486个,服务群众6万余人。
注重社会参与,治理实践不断创新。一是健全自治机制。定期召开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工作例会,跟进群众诉求办理情况,有效解决问题推诿、不作为现象。全面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1331工程”,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热情。同时,创新积分制管理、同心议事会、小院说事等村事民议制度,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积分制管理先后荣获第二届“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奖”。二是探索集成化服务机制。在城市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便民服务微站”,每个微站配备2人常态值守,提供24小时“不打烊”便民服务;在乡村设立政务服务“全科窗口”,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可以办理的事项全部统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为辖区内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聚焦构建“党建引领+综合执法+智联赋能”小区治理模式,成立全市首个物业管理行业党委阵地,设立15个“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整合公安、城管、住建等多部门资源,推动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综合执法全覆盖,打破“各管一摊”,实现“一摊共管”。同时,研发“豫民e家通”智慧服务系统,将线上管理服务和线下巡查执法相结合,畅通服务通道。四是构建多元化调解机制。整合信访、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资源力量,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模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要素保障,全面释放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每村每年不低于50万元;多渠道整合为民服务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设立“豫见先锋”暖心专项资金用于群众及时性救助,累计使用资金超1100万元,受益党员群众2.2万人次。二是打造高品质服务阵地。按照“提升改造为主,改建新建为辅”原则,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深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组织活动和服务群众有优良场所。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均达省级A类标准。三是健全考核体系。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每年评定一批“十强”“示范”村(社区),切实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