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坚定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5.52万亩,粮食产量7.98亿斤,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1.61万亩,单产480.67公斤,总产15193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23.98万亩,单产602.86公斤,总产14456.58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14.83万亩,单产609.81公斤,总产9043.48万公斤;大豆种植面积4.45万亩,单产159.87公斤,总产711.42万公斤;甘薯种植面积0.15万亩,单产2000公斤,总产300万公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0.5万亩,总产214.205万公斤。积极推进中草药种植,完成种植面积3000亩,涉及20余个品种。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区涉农镇街小麦集中连片区域建设1个“万亩示范片”、17个“百亩攻关田”,完成面积10918亩。经测产,最高产量为长沟镇后刘东村,每亩700.99公斤,小麦“万亩示范片”亩产537.43公斤,辐射带动全区粮食单产均衡增加。全力推进小麦、大豆育种工作,小麦育种面积2.3万亩,大豆育种面积1.2万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66万亩,同比增长2.73%,产量11.90万吨,同比增长5.19%;西甜瓜播种面积2.63万亩,同比增长3.72%,产量7.86万吨,同比增长4.29%。

(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有序开展。建立“四个一”推进机制,将第二批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纳入区级领导联系包保,组织召开了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区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建设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济宁市任城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024年实施规划汇编》《区直部门乡村振兴责任清单》等文件。深入开展示范片区创建,今年创建7个市级示范片区,其中A类片区2个(二十里铺“廿禾和美”、南张“港航融合”),B类片区4个(喻屯“创智水乡”、唐口“书香张寨”、安居“运河乡居”、长沟“河畔农耕”),C类片区1个(李营“荩享田园”),覆盖86个村,谋划五大振兴项目62个,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56个,未完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9.5亿元,投资完成率98%。其中,李营片区与快手科技联合建设快手(济宁)三农网红直播孵化基地,聚焦“村村红、红未来”乡村振兴主题,探索创新“12345”运行机制,发掘培育出齐顶、苗艳光、王洪桥等多名网红书记、网络达人,已建成15处村级直播站点,正在重点孵化站点100处,带动全区农村直播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完成《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论证稿)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发展,实施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7个,总投资42345万元,投资完成率82.22%,其中,纳入市按揭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1.3亿元,投资完成率100%。推进三大产业集群发展,爱福地二期车间主体已完工,投产试运行顺利,正在按要求进行消防配套设施验收和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果品市场迁建项目完成围挡施工,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全区农产品流通、循环农业、预制菜三大集群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大力推进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荐2家市级行业领军企业、30余家企业参加“齐鲁农超”济宁品牌馆上线暨首届济宁礼飨“百企千品”公益惠民食博会、“齐鲁农超·村村有好品”新春年货济南会展等展会活动,组织4家市级龙头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6家企业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举办2024年“任·你品尝”农产品暨长沟葡萄金秋消费季活动,完成绿色食品新认证1个,绿色食品续展4个。推广水产绿色高效技术面积3200亩,水产名优新品种推广面积3200亩,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中心获评为“全省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度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4年度喻屯镇2万亩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共完成土地深耕2万亩、增施有机肥2万亩,疏挖沟渠19.14公里,维修泵站4座,新建混凝土渠道18.8公里,新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52座;新建混凝土生产路11.5公里,新建煤矸石路25.3公里。目前我区新增国债项目工程质量和进度全市第1、全省前列。组织对我区开展2019-2023年项目回头看,共排查出问题343个,计划11月底完成整改。高标准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了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流转、内业测试化验,并完成检测数据上传工作。全面做好农业防汛工作,编制了《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组建农业防汛抗旱应急队伍,督导组督促各涉农镇街全力做好农田防汛,确保实现“村庄不进水、农田不受淹、作物不受灾”的目标。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个,其中,签约5亿元项目3个、2亿元项目1个,在谈项目1个。完成2023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

---此处隐藏8239字,下载后查看---

一、实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提升行动。一方面,以大面积单产提升为抓手,突出“五化”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5.1万亩以上,总产量7亿斤以上。①农田建设标准化,储备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计划于2025年10月开工,2026年6月完工。②良种推广规模化。推动全区种业振兴,力争年底前3家种业企业良种繁育面积达到3.5万亩、梁研3号大豆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③生产管理网格化,3月底前健全“1+1+1+N”网格化包保,以1个行政村为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镇街人员、1名村负责人、1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和“N”名区镇农技人员,每月组织“农心向党”专家服务团深入网格开展活动,提供耕种管收全过程、全要素服务。④农机装备智能化,持续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12月底前补贴配备北斗系统的农机具达到170台,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5%以上。⑤全程服务链条化,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耕、种、管、收、加、销”全链条服务,带动小农户积极融入现代农业,9月底前新培育“济时雨”服务主体8家以上。投入区级资金572.31万元,9月底前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提升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践行大食物观,量质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计划3月份实施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项目,9月完工;推动铭新300万羽高效智能化育成鸡养殖项目10月全面投产运营,年内完成水产绿色高效技术推广面积4000亩,发展“稻+”“藕+”生态综合种养5000亩,中草药种植面积3000力争全区蔬菜、食用菌、肉蛋奶、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17.12万吨、0.41万吨、4万吨、1.77万吨以上。

二、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提升行动。坚持抓村连片、抱团发展,推动片区内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①打赢“百区千村”建设三年行动“收官战”。发挥区级领导包保、国企结对助力、优势产业引领、金融资本引入作用,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片区集聚,11月底前完成4个新建市级片区创建任务,计划实施项目30个左右,总投资3亿元以上,覆盖40个村庄,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年底前巩固提升已建成14个市级片区,争创1个省级片区。②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在推行“信用+”、全域物业等长效管护机制基础上,推广村庄“微改造、精提升”,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小花园、小公园“五小”建设,鼓励二十里铺街道等有条件的镇街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推进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标杆。11月底前提升83个村庄,新建18个省市级和美乡村,完成全域提升目标,确保顺利通过省市五年提升行动评估验收。③拧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全阀”。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及时足额兑现帮扶政策,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核心指标水平。持续加大衔接资金争取力度,科学实施公益性小型基础设施类项目,7月底前完成2025年“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施优布局、抓项目、育集群、延链条、强品牌“五大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①优布局。结合“南水北林西部瓜菜”产业特色,打造“一心统领(数智农业管控中心)、一轴带动(京杭大运河农文旅康融合带动轴)、四区协同(北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濒城现代农产品加工流通集聚发展区、西部特色农业提质拓能发展区、南部立体农业强质增量发展区)、多园联动(N个精致农业园区)”发展布局,力争年底前形成点线面协调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②抓项目。3月底前谋划实施2个5000万元以上按揭农业项目,年底前完工;推动任城区农业一体化全产业链现代智慧农业园建设项目、任城区智慧数字鱼仓淡水养殖项目等下半年落地实施;瞄准行业龙头、领军企业,6月底前招引1个2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③育集群。加快推进百亿级农产品现代流通、百亿级中央厨房和预制菜、五十亿级农业循环经济三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力争爱福地二期项目6月底前正式投产运营,果品市场迁建项目暨运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12月底前完工,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④延链条。推动长沟葡萄、三韩西红柿、运河岸大米等开展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年底前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争创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⑤强品牌。加快农产品品牌与电商深度融合,推进影鑫传媒(济宁快手)和农产品品牌企业深度合作,利用“村村红·红未来”电商直播站等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双途径发力,开展“书记代言”“村花直播”等直播带货新模式,年底前带动品牌农产品销售额1亿元以上,实现品牌培育、产品销售“双赢”。持续加大“任·你品尝”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办好4月“牡丹节”“梨花节”、5月“甜瓜节”、9月“丰收节”、10月“葡萄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持续提升“长沟葡萄”等农产品品牌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提升行动。强化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破解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瓶颈因素,不断培育和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①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抓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管理,健全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拓展交易品种,争取年内实现线上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②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土地流转率稳定在63%左右。③深化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保障居住、管住乱建、有效盘活,常态化指导镇街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年底前探索形成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④深化农业生产科技改革。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幸福牧业、基洲奶牛场等10月底前完成改造提升,积极申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活体基因库,打通科技成果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6%。

五、实施“三农”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聚焦五个“强化”,全面提升“三农”管理服务能力。①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年内完成全区农(畜、水)产品定量检测1620批次,定性检测8000批次,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申报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力保障从田间到餐桌“舌尖上的安全”。②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12月底前培训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齐鲁乡村之星”4人以上。深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0万元,12月底前提升培训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全面助力乡村振兴。③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12月底前摸清家底,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资产资源、合同、债务3本台账,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过10万元,过50万元的村达到100个。④强化农业生态绿色发展。全面完成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任务,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全面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加强病虫监测和统防统治,10月底前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250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争创省级生态农场1处。12月底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确保安全利用率达到100%。⑤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深入开展执法“大比武”、案卷“比亮评”行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力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善办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持续开展好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畜牧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