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委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委、政府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增长、促转型、提品质、惠民生,积极对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两重”建设等重大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聚焦年度目标,促进经济稳健运行
1.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发挥县发改委统筹协调职能,落实“红黄榜”考核机制,精准识分析经济运行潜在风险,牵头指标持续稳健回升。前三季度,GDP增速6.3%,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0月,规上他营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4.12%,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增加值分别增长10.5%、42.8%;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谋划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72个,申报项目26个,总投资XX亿元(资金需求XX亿元),下达项目资金7个XX亿元,增长65%,争资额居七县(市)第1。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1个,纳入国家发改委反馈清单项目7个,总投资XX亿元(资金需求XX亿元),已发行额度XX亿元。统筹“两重两新两业”项目申报,上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2个,总投资XX亿元(资金需求XX亿元),已下达项目资金4个X亿元,增长40.8%,居全市前列。
3.推进政策研究转化。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邀请第三方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开展“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和专项课题研究,上报“三个重大”事项29个,积极对接争取纳入上层规划。紧跟国家政策风向,开展新能源、船舶制造、新材料、低空经济、现代物流等行业调研,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多次获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
---此处隐藏8074字,下载后查看---
立足XX山水、人文、生态的独特优势,以“百里十八营、九乡五基地”为目标,按照甄选一批网红景点项目,引入一批自带流量项目,包装一批规模产业项目,完善一批旅游服务项目,发起一批赛事节会项目工作思路,构建以S249、X063、城区环线为基础的串联县域主要乡镇的3条营地基地线路,谋划建设研学体验、体育赛事、避暑康养、休闲度假、农旅融合等基地。持续加快凤翔生态康养基地、凤湖文旅城二期、松兹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等项目进度,做好洲头长江农业文化公园、钓鱼台度假区、桑落洲农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前期以及老城更新、数字游民基地等项目谋划工作,推动新业态在XX落地。重点发展湖江片区,做活“水文章”,谋划以黄雀畈湿地公园为基础的户外垂钓基地,作为推荐项目,主动寻找策划、运营、投资一体的实施主体。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旅游展销、推介会、旅游商品大会等,借势推广XX形象。加强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场景化营销打造城市品牌特色,讲好XX故事,推介“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产好业”。系统开发“宿小松”“宿小滋”为主形象的XXIP,推广有关文化旅游产品。
(七)加强民生服务保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以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为契机,以“一老一小”为抓手,统筹抓好民生实事,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进一步完善工会驿站、菜市集市、维修站点、口袋公园、街边球场、便民停车等服务设施,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家门口延伸,聚力打造“温馨单元”。稳步推进2025年社会事业项目谋划实施,加强项目调度跟进,争取花凉中学图书综合楼、程集中学教学楼和图书艺术综合楼、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等成熟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继续强化保供稳价机制,加强价格监测与形势分析,确保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稳定。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确保通过省级验收。规范实行农村自来水“单一制”水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水库移民扶持、以工代赈、乡村产业发展等抓好项目谋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落地见效。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抓好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完善落实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做好信息汇聚和风险研判,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加强粮食收购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和粮食质量监管,加快1万吨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全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7亿元。持续深化粮食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国储库管理制度,拓展异地代储、租仓储粮等经营性业务。全面完成孚玉粮站大院老城区征迁消危任务,谋划盘活孚玉粮站现有土地,以复古文化商业为主,周边配套建设高品质的商住用房,贯通周边交通,尤其是与XX商场畅通,融入青创、时尚、文化、美食、轻奢、非遗等元素,打造开放式“松滋印象”老城区特色街区。支持华阳河农场新建20万吨粮仓和班产300吨优质稻谷加工,以及佳兴米业绿色农业循环经济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深化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四清单”比对机制,健全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机制,开展招标文件“在线检”,强化中介机构、专家评委监督管理,协同纪检监察、公检法、审计等部门联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强化国防动员能力,完成《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国土专项规划》和《城市人口疏散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出台《XX县国防动员指挥运用军地协调机制》《XX县国防交通军地协调对接机制工作规则》等文件,探索组建无人装备、网络攻防等新质新域动员力量,组织开展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实战化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