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从刘家义书记署名文章《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学习如何写材料

更新时间:2022-10 来源:网友投稿

一篇材料如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在参加了N次会后,作为一个听众者来说,不外乎有干货、有节奏、有文采。古人写文章要求“凤头、猪肚、豹尾”,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像豹尾一样有力。搁到现在,仍然是行文的不二法门。那么有人就问,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一起通过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一篇署名文章,来学习如何构思写作思路。

《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此处隐藏81811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句式要对称,要有节奏、有力度。比如连续使用排比的手法,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更加契合发言的语境。(比如: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不搞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在材料写作中,应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学会把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整合在一起,使之形成层层递进之效,(比如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等等)。讲话稿句子不能太长,语言要有美感,相邻句式结构尽量统一,读起来铿锵有力。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发音尽量避免拗口,如“试点实践”。

三是语气要平常,要接地气、亲近。如何使材料接地气,是很多人头疼的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学会使用口头话,尤其是那些老百姓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话语,使人一听就懂。这就告诉我们,写材料不是为了自己明白、听懂,而是为了听众听懂,为了达到目的。(如:现场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又如:大家感受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知识的海洋非常宽,榜样的力量非常大,奋斗的路上非常美。)不要用词太生硬,避免命令式的语言,尤其是动员、鼓劲的材料,要让人听着顺耳、听着提气、听得实在。

最后啰嗦一句,写材料之前,必须了解材料的主题、性质,发表(讲话)的场合、背景,领导者的指示、要求,受众的身份、背景情况、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等。“大通套”没毛病但不鲜明。应根据材料主题和背景内涵,精心提炼,准确表达,努力体现“一文一意”,意深、词新、通俗、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