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打赢教育脱贫减困攻坚战

更新时间:2022-10 来源:网友投稿

 

久久为功 打赢教育脱贫减困攻坚战

炎陵县人民政府

(201X年8月4日)

 

炎陵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紧扣“精准助学”和“驻村帮扶”,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出实招、下实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打赢教育脱贫减困攻坚战。

一、扶贫济困倾真情,困境学生获温暖

(一)精准资助,确保政策惠及一个不漏。一是做好建档立卡。大力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落实炎陵县脱贫攻坚“四走访四包干三签字”工作要求,宣传教育资助政策,核实贫困学生信息和受助情况,建立健全相关台帐,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二是开展专项清查。对全县3-18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资助、就学等情况进行摸排、公示、汇总造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管理机制。三是落实精准资助。印发了《炎陵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行动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均享受免学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2016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358人,共89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2838人,资助资金424.71万元。2017年上半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80人,共436.8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2297人,资助资金300.71万元。

(二)控辍保学,确保上学路上一个不少。一是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乡镇、村组和学校控辍保学“双线”主体责任。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1%,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率为零。二是全面实施特殊学生关爱行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学生和群体的关爱服务工作,建立残障、留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

(三)倾情关爱,确保留守儿童一个不缺。印发了《炎陵县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一是全县各乡镇、各学校均建立留守儿童名册台账;二是开展“代理父母”“爱心妈妈”结对、“同伴互助”结对、“亲情视频聊天”、“经典阅读”、“乡村少年宫”、“心理健康咨询”、“345预警应急”和“九个一”关爱行动;三是举办全县“留守儿童主题摄影大赛”、“留守儿童及家长讲故事比赛”;四是开展“心理咨询教师关爱困境儿童及孤儿教育活动”;五是录制优秀家长和心理咨询教师家庭教育讲座视频。

(四)营养改善,确保贫困学生一个不差。因地制宜,统一采用“牛奶++营养午餐”的供餐模式,科学制定食谱,确保贫困生正常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率达100%,学生体质明显增强。炎陵县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经验在全国“第三届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供餐研讨会”上被推介为典型。

二、技能培训全覆盖,扶智脱贫出实效

(一)实施新增“两后生”全员培训。每年对新成长劳动力和新增“两后生”进行摸底排查,由县职业技术学校逐个落实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谋生实用技能。2016年共培训“两后生”123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1人、就读中职48人、就读高职64人。

(二)实施贫困人口就业拓展培训。对年龄40岁以下,初中或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登记造册,分期分批进行培训。2016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期,培训2216人。其中黄桃种植、保鲜、销售培训8期共820人次。2017年上半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60人,其中黄桃种植和电商销售培训226户共560人次(建档立卡户210人)。

三、驻村帮扶结穷亲,因户制宜拔穷根

(一)结对帮扶。县教育局向联点村派驻扶贫工作队,指导村支两委换届工作;安排局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入户大走访;印制《炎陵县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口袋书》,完善“一户一档”资料和手机APP系统录入。

(二)力促脱贫。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联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发展生产奖励方案,发放奖补资金,激励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实施产业脱贫。2016年,县教育局机关3个联点帮扶村有14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四、全面薄改深推进,基础设施大改善

(一)大力实施条件达标工程。2015年,全面完成合格学校、乡镇公立中心幼儿园和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投入1876万元,完成9个“全面薄改”项目,启动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村小资源普惠工程”建设。2017年,投入5700万元,实施42个教育项目建设。经过薄改,我县实现了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城乡均衡、校际均等,以全省最高得分首批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

(二)全面清查学校设施设备。2017年,对全县30所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建设的薄弱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目前无“大通铺”、“吃冷饭”、“洗冷水”现象。同时,通过新(改)建项目和小规模学校提质工程,解决学生宿舍和食堂条件不够、容量不足,以及少数教学点仪器、图书紧缺等问题。

五、扶持机制更健全,乡村教师得发展

(一)加大“引”、“培”、“带”力度。一是“引”。通过公开招聘教师、申报引进特岗教师、申报培养定向公费师范生等途径,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二是“培”。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如建立“特级教师工作站”、评选县级教学能手、组织新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十百千万”工程、开展“国培计划项目县”系列培训等。三是“带”。选拔推荐市级学科带头人,实施与省市名校“手拉手”活动等。

(二)开展“树”、“爱”、“助”行动。一是“树”。重奖典型,树立标杆,每年开展“杰出教师”、“优秀校长”、“师德标兵”、“百优女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表彰。二是“爱”。实施绩效工资奖励性部分向边远农村教师倾斜政策;落实发放罗霄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班主任津贴(200//月)纳入县财政预算;乡村教师每周上下班车旅费(30万元/年)纳入县财政预算;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体检,报销两次外县教师探亲车旅费;适当提高乡村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比例,职称评定向乡村倾斜;为外县籍单身教师和无房乡镇教师分别在县城安置“宾馆式”周转房和公租房。三是“助”。每年依托国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春晖”助教基金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项目,奖励资助一批优秀贫困教师;通过省市教育基金会“最美乡村教师”、“爱烛行动”、“关爱乡村教师”等项目,关爱救助一批特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