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拔穷根 打好组合拳
力争在全市脱贫攻坚大局中走在前列
---此处隐藏275119字,下载后查看---
1、科学确立扶贫路径。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实施产业园区、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培育、就业培训、集体增收、生态补偿、金融扶持、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十大工程”,做到一户一策,因人施策,精准导向,精准发力。通过发展生产脱贫1.49万人,通过转移就业脱贫0.8万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0.44万人,其他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2、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强力推进道路畅通、电力保障、饮水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文化体育建设、生态环境改善、贫困村信息化、健康扶贫“十大任务”,把每项任务,细化到部门,由县级领导包保,实现目标、时限、责任、任务“四个明确”,将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3、精准策划扶贫项目。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引导县直各部门积极开展对上争取,聚集土地、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全力支持贫困村改善基础条件,培育富民增收特色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短板问题。对39个村、5700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今年集中安置28个村、1869人;依托5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依托接山农业科教产业园,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实施构树扶贫工程,打造集构树繁育、种植、销售于一体的构树产业基地;依托滨河新区扶贫产业园区,着力推进鲁普耐特绳网基地建设,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整合财政资金,探索建立商业保险扶贫模式,把脱贫项目风险降到最低。
4、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重视典型培育,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带动整体工作提升水平。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承担任务的乡镇、部门,加强跟踪督查,定期打分排名,强化追责问效,对落实不力、识别不精准、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作失误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严肃追责。规范资金管理使用,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到关键处、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