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帮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经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企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本人结合经开区工作实际,近期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经开区企业帮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研究经开区在企业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为做好新时期企业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开区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工业基础一直薄弱,县委、县政府从8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口号,从90年代开始打造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2005年起开展企业帮扶工作,为推动全县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此处隐藏8009字,下载后查看---

经开区民营企业家人数众多,他们的思想政治基础受学历和阅历影响,呈多元化的倾向。由于财富的积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必要设立专项资金出台具体培训方案对我区的企业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元化方式培训,在经济方式转变时期,通过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激发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能带动全县广大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另外,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环保业务培训,提高企业遵法、学法、守法意识,帮助企业主动适应新要求,让企业“当家人”全面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主动承担起依法生产的主体责任。同时,加强服务、指导企业做好环评、验收、环保税申报、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环责险投保等工作,避免因不懂法,造成违法行为。

四、意见与建议

(一)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政企沟通机制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从技术和方式方法上完善措施,加快打造全县统一的涉企政策发布平台,并及时做好解疑释惑等工作,确保惠企政策能够广而告之、广为人知。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设立政务服务中心一窗服务综合受理,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二)规范涉企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一是规范行政事业性规费。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凡国家和省设立并明确标准的,一律按下限执行;凡国家和省设立由本县确定标准的,一律在原标准基础上进行削减。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

就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企业同一项目进行检查,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每年只安排一次。行政执法部门不同科室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企业分别检查的,应合并进行;多个行政执法部门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企业进行检查的,提倡商定牵头部门联合进行;提倡用书面和电子形式进行涉企检查,逐步实现检查结果部门间共享,提高执法效能。三是控制对重点企业的参观考察。减少各类参观调研活动,确因上级部门和重要领导视察调研重点企业的须报经开区党群部扎口把关,并不得要求企业调整生产班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

(三)优化审批流程,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一是实行项目审批“一表受理”制。各相关部门要将所有行政审批、服务类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明确窗口职权目录,将行政审批办理权限充分授予窗口直接行使,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结。并以项目业主申请之日为计时起点,全程进行网上监控,限时办结。二是试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形式审查制。明确并联审批范围、流程和办理条件。对基本具备审批条件和申报材料主件的重大项目,可先行受理,容许业主在规定时间内将材料补齐补正。纳入县绿色通道的重大项目在“容缺受理”过程中,所缺审批手续由职能部门保证在项目完工前办妥的前提下,可先行模拟批准,事后补齐有关手续,正式批准;所缺技术审查要件,除涉及安全生产事项外,由经开区按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其成果合法性作出承诺,审批部门在此基础上可“先批后审”,同时制定相应的复审、处罚配套机制。

(四)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议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县科工信局、发改局要组织专业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和出台切合我县实际的工业经济发展政策,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从政策层面上、从系统工程上帮扶企业解决困难与问题。二是加大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议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园区尽量下放管理权限,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推进“政区合一”,实行封闭运行、属地管理,下放审批权限、编制、人员,建立“一站”服务体系,让园区事情园区办,激发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共享共建原则,致力于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统筹推进城区与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汽、油等建设,完善并提升园区“九通一平”水平,加快推进城区与工业园区一体化进程,提升工业园区的承接功能。四是建立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定向、定单、联合培养,为企业精准培育急需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指导民营企业健全完善专业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