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我党怎么做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 来源:网友投稿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老一辈革命家许多都是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诞生了像毛泽东的湖南农村调查、江西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刘少奇的湖南天华调查,邓小平的北京顺义调查,陈云的青浦小蒸调查等经典案例。其中,刘少奇的天华调查、邓小平的顺义调查、陈云的小蒸调查都发生在1961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下。回顾其做法和经验,不仅有利于我们做好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好的做法和传统,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党史上有名的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

20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经济发展遇到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决定进行纠正。1961年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以及为这次全会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针对近几年来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但是比较少,对情况不甚了了的状况,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传统。他希望与会者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强调,做调查研究工作要目的明确,切忌漫无边际。鉴于这一时期农村的经济困难最突出,毛泽东提出此次大规模调查研究主要摸清的问题是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到底好不好等。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并附上毛泽东1930年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后改题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要求县以上领导机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信中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领导人员,首先是第一书记,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包括农村和城市),蹲下来,亲身进行有系统的典型调查,每年一定要有几次,并将其当作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定出制度,形成风气。5月,毛泽东针对《关于调查研究的调查》中提出的调研过程中出现的一般干部挂帅的多,领导干部挂帅的少;漫无边际的多,充分准备的少;浮在上面的多,深入下层的少;昂首望天的多,当小学生的少;晃晃悠悠的多,参加劳动的少;吃小食堂的多,吃大食堂的少;住招待所的多,住工人宿舍的少;干干净净的多,满身油腻的少;带走的东西多,留下的东西少;十月怀胎的多,一朝分娩的少十多十少情况,将文章标题改为《调查成灾的一例》,批示指出派调查组下去,无论城乡,无论人多人少,都应先有训练,讲明政策、态度和方法,不使调查达不到目的,引起基层同志反感,使调查这样一件好事,反而成了灾难。

全会之后,毛泽东亲自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湘、粤农村进行调研,他自己也用一个月的时间乘火车离开北京,做调查研究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动员工作。中央其他领导人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也纷纷深入基层,形成了浓厚的调查研究风气。这些调查研究用时短则几天,长则一个多月,掌握了实际情况,为各领域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有的调研还直接发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1961年也成为我们党历史上有名的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而被载入史册。

---此处隐藏10686字,下载后查看---

四是坚持解决问题,发挥好调查研究破解难题的作用。不能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调查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资料收集上,否则就是有调查而无研究,就不会形成思想和观点,也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应该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学会善于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分析,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指明问题的性质,找到解决的办法;学会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放眼未来,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指导。只有这样的调查研究,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