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3-05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四个必须”重要要求,系统阐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当前,正在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大精神,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同时,经济正处于政策叠加、乘势而上、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实现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只有坚决摒弃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高质量发展是破解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现实路径。

当前,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优、质量不优、效率不高、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循环不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线,才能快速有效化解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处隐藏3351字,下载后查看---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供给支撑力。政府要推动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引导传统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企业应增强创新意识,以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思维加强应用创新的转化、使用和推广。培育产教融合平台载体,紧密结合“产、学、研、用”,强化“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衔接,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得市场主体具有更敏锐的洞察识别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和响应决策能力。

(四)以数字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存储、共享和管理,实现运营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市协同加速企业“上云”进程;充分发挥“数字+制造”双轮驱动的内在潜力,按照市场、技术、产业和资本逻辑向制造业赋能,使制造业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内生动力;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壮大“专精特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生产流程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持续推动个重点产业提质扩量、集群发展,做强做优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个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赋能”、生物经济“冲量”、冰雪经济“争先”和创意设计产业“出彩”上下功夫、出成效,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全力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提质增效;大力促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以制造业产业链整合为突破口,构建产业生态优势。保障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补齐制造业产业链的竞争力短板,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打破区域壁垒,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中国一重、齐重数控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创新型企业,以跨行业、多主体协同创新为目标,实现从“地理集聚”走向“技术集聚”;促进产业间联动发展,垂直整合、横向拓展,利用数字化建设的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耦合作用,形成合纵连横、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制造业新生态;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向多元扩展,提高制造产业基础能力和制造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实现制造业产业链质的转化与产业效率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