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读懂载人航天精神中的“特别”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两弹一星元勋于无声处引惊雷。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梦想。广大航天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前行,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一次次惊艳世界,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于2021年9月被纳入第一批中国GCD人精神谱系。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总书记深刻指出: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伟业铸就精神,精神造就伟业,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读懂载人航天精神中特别二字的丰富内涵,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读懂特别能吃苦的坚定信念

特别能吃苦诠释了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吃苦不单指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还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与外界隔绝的狭小训练空间、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中国航天人咬紧牙关,不畏艰险,以顽强拼搏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起步晚、底子差的基础上奋起直追,在甘于吃苦、同甘共苦中自立自强、突破极限,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特别能吃苦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又彰显了中国GCD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追求。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筑牢特别能吃苦的坚定信念。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新时代,吃苦的表现形式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其磨砺意志、历练能力、成就辉煌的本质没有丝毫改变。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就是面对风险挑战不退缩、不让步,不断激发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在一线岗位和关键问题攻关中锤炼党性、砥砺意志、提高能力,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不断奋进,施展才干。

---此处隐藏5008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都前所未有地显著增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型举国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也必将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读懂特别能奉献的崇高品质

特别能奉献诠释了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一人飞天凝结万人心血,每次载人飞行的背后,都是甘愿隐姓埋名的一线工作者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托举起英雄飞天。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航天工作的特殊性,注定他们要经受住艰苦条件的考验和面临随时献出宝贵生命的危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700余位为祖国航天事业献身的烈士,没有这些舍生报国的奉献,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特别能奉献传承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优良品质,彰显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

在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奉献精神总是与回答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联系在一起。特别能奉献所展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世界胸怀,自觉将个人发展同祖国命运、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计个人得失、忘我牺牲奉献,凸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质,标刻了精神力量的新高度。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越是面临艰巨任务、严峻挑战,越需要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岗位和生活实际,付诸行动、见诸实效。领导干部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科技工作者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知识分子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每个人自觉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把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