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国资国企系统在抓实培训、D课、“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持续谋思路、搞创新,探索D课讲述的新形式新方法,通过演、跳、说、唱等舞台剧形式充分展现D课内容,成功打造舞台上的D课被省委组织部推荐到深圳文博会展演。目前正在精心筹备舞台上的D课(第二期);在D建阵地建设上下功夫,指导市X集团、市X集团打造“家和美”“城心向D”D建特色品牌,高标准打造D群服务中心,打造集中展示、公共书屋、联盟研讨、情景式舞台、教育研学基地、D群服务中心等6个平台,绘制D建集群“一张图”。二是用活教育资源。组织市属企业充分运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D员教育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提升D员教育感染力。比如,市X集团、市X集团、市X集团、市X集团等充分利用当地革命先烈故居、重大事件旧址、红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并以观看当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片等形式,提升D员教育感染力,组织开展“阅读红色经典·百年薪火相传”主题D史学习读书会、“D啊!亲爱的妈妈,学D史、践初心、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学习教育等活动4余次,让新时代D员教育更加鲜活生动、贴近大众,更加有“烟火气”。三是用活信息平台。积极适应新时代D员教育新特征、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兴的科技、媒介手段,依托“互联网+D员教育”模式,“微D课”等新途径,寓教于乐、寓理于例,变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育为喜闻乐见的“互动式”教育,增强D员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市XX集团通过“微D课进支部”“D徽在闪耀”随手拍短视频、“一刻钟微型课堂”等形式,开展多样的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实时传播学习D的二十大精神和D的政浴理论知识,拓宽学习覆盖面,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比如,市X集团创新提出“1+1+1+2+N”学习制度,制定《月度理论知识测试实施方案》,以“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测试、一月一通报”为载体,逐步形成“课程预告、课堂管理、课后评估”的闭环教学模式。(二)坚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一是持续用好培训班、研讨班等传统教育形式,在学习、研讨、交流中提升D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既要“坐下来”学,也要“站起来”学,更要“走出去”学、“干起来”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学强用,强化D员教育的精准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比如,市X集团探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组室负责人、业务骨干立足岗位职责轮流登台授课”的形式,充分利用在各大医院开设的“红色药房”平台,不定期到药房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学习研讨,让D员干部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二是充分运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搞好D员教育,把D员教育寓于活动和工作之中。以开展D员突击队活动、创先争优活动、D团日主题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依托,使D员干部在实践活动和专项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市国资国企系统D员干部职工3000余人次全部下沉社会协助社区开展扫码测温、“敲门行动”等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市X集团成立供水抢险、应急用水保障等共产D员服务队4支,涵盖D员75名,民生服务保障2000次,把D员教育寓于活动和工作之中。
(三)坚持全面与精准相结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理论教育,切实用D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理论学习与行业特色相结合。根据不同部门、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D员的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安排“专业性”的教育内容,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比如,市X集团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学习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融入发展一线,选择集团所属摆宴坝嘉陵江大桥项目、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项目、205线下穿项目等重点在建项目,通过“游园参观”“沉浸体验”,进一步强化D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D员教育与述职评议相结合。在教育对象上,既要突出抓好各级D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将D员教育作为基层D组织年度目标考核、D组织书记抓基层D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关键少数”在学习教育上走在前。三是集中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打破职工“8小时外”学习盲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量学习”,加强D员干部自学的时间,利用国资e学、国资大讲堂、D务小课堂等方式各类专题学习30余次,打造“沉浸式”理论学习体验。比如,指导市X建设公司利用上下班往返30分钟,学习观看各种D的理论知识,打造了服务生产经营的“通勤车小课堂”。比如,市X集团下属建工集团D总支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D章程》等“红色书籍”送到奋斗在青川上城半岛、青竹岛等项目施工一线的农民工D员手中,打通D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最后一米”。二、存在的问题
---此处隐藏1866字,下载后查看---
(一)教育培训形式单一。D员教育培训的方法老套,往往是有什么、学什么,上级安排什么学什么,很少从实际出发,根据D员思想状况安排D员教育的内容,缺乏互动和吸引力。比如,个别市属企业在开展D员学习教育时,往往就是印刷资料发放至各个D员手中或者是利用某个日期进行集中式学习,往往“填鸭式”教学的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二)D员培训兴趣不高。D员教育的内容“空洞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员学习的情绪,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个别市属企业在开展D员教育中,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差距,个别员工日常工作压力较大,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成效。(三)D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不灵活。个别支部存在“三会一课”台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活动多数是学习文件,读读报纸,一人念、大家听,一人写、大家抄,形式单一、枯燥,仅满足于超前性不强的简单政治说教。
三、意见建议
(一)分行分类,准确把握D员教育“精准”程度。国有企业行业散、种类多,涉及民生服务、一线窗口、在建工程项目行业众多,一线D员干部基数庞大,D员教育上要突破D员教育时空上的制约,采取“菜单式”、“点播式”的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群体的自身素质和行业特点,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培训。
(二)创新载体,开发有厚度的精品“研学”课程。形式万变,其意不变。讲好理论、传递D的声音是做好D员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要充分用好用活实物、实景、实例、实事4类教学资源,让D课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听者不厌、学者不倦。紧扣奋斗“凝聚点”,把D课视角聚焦到干事创业最前沿,开发精品实景D课,制作优质教育视频等,通过镜头再现、实物展陈、口头讲述和现场教学“四结合”的方式,让D员在讲、听、看、学中全方位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和D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实践成果,不断增强D员教育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三)提质扩效,夯实有温度的体验“讲学”基础。D员教育的形式、内容固然重要,但成效及产生的影响更重要。避免D课“说教味”过浓,打造“滋味”课堂。建议根据D员类别和培训内容,按需邀请会讲“基层话”的专家学者、会说“地方话”的亲历社会变迁的D员模范,“量身”组建讲师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让D课有土味、有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