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全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25.92万人,耕地面积229.28万亩,其中水田43.29万亩。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省首列、全国百强,是全国粮食、生猪、油料、桑蚕、油橄榄生产基地,中国米枣之乡,中国麦冬之乡,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近年来,县紧紧围绕“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优质粮油、优质生猪和优质蔬菜及米枣、藤椒、油橄榄和特色薯类连片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基地
一是粮油连片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围绕产粮大县基础定位,稳定粮油播种面积,狠抓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加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全方位辐射带动粮油生产。全县规划以塔山镇为核心,在23个镇乡建立“高芥酸”油菜基地;以西平、金石为核心,在40个镇乡建立“双低”油菜基地;以建平、断石、新生为核心,在43个镇乡建立玉米产业基地。通过大力整合中央小农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目前已建成建平—金石、塔山—龙树2个5万亩油菜核心示范区,建平—金石、断石—新生、石安—塔山3个5万亩玉米核心示范区。引入国豪种业等3家种子生产企业建设油菜、水稻、玉米等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三大产业基地良种覆盖率达200%。
二是畜禽规模养殖成效明显。深入实施“2532”优质生猪工程,依托明兴、小寨子、新希望等国家、省市良种繁育场,推动全县生猪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达5586个,其中:生猪规模养殖场(户)3737个(万头猪场7个),规模养殖率57%,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个。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在全县范围内新建6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规模猪场57户,改扩建圈舍5.6万余平方米。明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和紫垣、石柱、桐子、三湾、若蓓、打虎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开工建设;新希望石安清泉村父母代猪场、西平三圣村父母代猪场等均已开工建设,以花园八字老村为核心的200头优质生猪产业园已启动,塔山现代畜牧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高堰乡治玮“跑山鸡”、幸福乡春燕兔业、立新镇斌慧肉鸽、黎曙镇轲文珍禽等特色禽类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三大蔬菜产业带初见雏形。制定《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措施,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和业主投入等多方参与模式,全县基本形成以绵三路为轴心的大棚设施蔬菜产业带、沿江地套作高架蔬菜和新德、潼川、灵兴等镇为核心的环城商品蔬菜产业带。
---此处隐藏4365字,下载后查看---
充分发挥县财政5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紧紧围绕“两个带动”,积极招大引强,大力培育旗舰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内新培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其中市级合作社、示范社各4个。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进行新品种研发引进、技术改造、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利益兜底、股田制、技物结合全程服务、种田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大力开展以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种养业骨干和村干部为重点的新型农民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职业经理、职业经纪人和农村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建立健全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回乡立业、杰出乡贤反哺农业的支持扶持政策,逐步培育独立经营、联户经营、合伙经营等多种生产形式并存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三)加快构建农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健全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殖大户积极进行农产品品牌认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与省内外各大超市直接开展“农超对接”,支持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和配送中心。加强农林水畜基层服务体系和防汛抗旱服务队伍建设,构建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公路改造,把农村公路优先向专业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延伸,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
(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分年度科学编制全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规划方案,明确整合资金投向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项目主管部门在确定项目投放方向和资金安排时必须报请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核。2023—2024年全县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投向涪江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5镇38村和塔山—石安2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确保实现“集中打造、综合示范、连片扩面、整体推进”的整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