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代办+信易贷”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情况

2022年6月以来,市以“信用监管+告知承诺”为核心,“标准地”拿地即开工为突破,“帮代办”精细服务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全域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形成了具有X特色的“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代办+信易贷”综合改革模式。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52亿元,同比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9.3%,占比达48.2%。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73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6.8%、占比49.2%。

(一)“多政策”集成强监管服务。围绕规范审批、优化流程、精简要件,加强政策集成应用,制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实施细则、信用承诺制审批事项“白名单”、信用管理办法、区域评估评审实施方案、“标准地”实施细则、模拟审批实施方案、容缺受理实施方案、代办服务实施方案、“一网通办”平台管理办法等“1+8”配套政策文件,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23项审批事项纳入信用承诺范围,占比达47.8%,实现了审批服务和信用监管的有机整合。

(二)“一张图”审批助项目提速。以极简为目标,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3.0建设,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建立了从项目前期、审批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的全过程、全周期的精简高效审批流程。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提前介入辅导,充分利用土地“招拍挂”时间,组织专人为企业提供“多对一”服务;在项目审批阶段,企业通过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申报项目,“一次填报、全网漫游”,多部门平台协同联动、集成服务形成审批“一张图”,通过“一图辅导”引导办、“并联审批”整合办、“信用承诺”精简办等有力举措,高效推进项目审批;在项目建设阶段,通过在线监管平台公示企业信用承诺信息,相关审批主管部门跟进监督履约践诺情况,并依据践诺情况进行信用奖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1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提升近60%。

如X市国家级经开区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通过审批服务专班、专员帮办代办,审批时间压减约10个工作日,较采用传统审批模式的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近68%,建设周期压减近33%。再如招商引资的晶科10GW单晶切片项目“当年引入、当年建成”,华膳全产业链食品产业园项目从招引到开工仅用21个工作日。

---此处隐藏3834字,下载后查看---

(一)夯实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及平台网络基础设施。一是实现更大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更高质量的信用信息共享是深化“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代办+信易贷”创新应用的前提,需要在与国家和甘肃省的纵向角度,以及与X市直部门的横向角度全面提升,包括实时共享省级管理的全市投资项目信息、审批进度信息、项目融资需求信息、企业提交的各类证照和资产信息等;在市直部门角度,共享项目建设投资信息、达产信息以及供应链信息等,进一步提高以信用信息价值服务企业投资项目的能力。二是提升信用信息平台网络协同应用能级。进一步强化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易贷”平台业务中枢,扩展“标准地”信用监管、信用承诺履约过程监管等应用功能,在贯通国家和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融资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争取实现与甘肃省投资项目建设“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以及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服务系统等之间的数据业务互联互通,并督促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易贷”平台开展应用。

(二)规范信用承诺监管及创新履约应用场景。一是探索创新建立信用承诺赋码备案机制。探索从体制机制设计层面在全市实施信用承诺赋码备案管理,尝试解决目前全国各地信用承诺普遍存在的签署分散、不标准及难监管等问题,主要建议做法包括:①在市信用办组织架构下,联合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成员单位组建信用承诺监管工作专班,负责拟定承诺签署赋码备案制度和总体监管流程;②实施全市所有信用承诺书实行电子化管理,在统一平台签署并同步开展信用核查、备案赋码及归档;③在信用承诺创建赋码后同步根据监管规则生成履约监管任务,并在监管期主动提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监测并反馈履约践诺结果;④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实施信用承诺备案和监管情况进行考核通报,逐步规范信用承诺应用,更大程度发挥信用承诺应用实效。二是探索建立信用承诺履约积分应用机制。切实提升承诺人对于信用承诺书的自我重视及加快守信价值转换,建议面向企业法人及自然人建立信用承诺履约践诺积分,践诺积分可累积;同步加快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建设,为诚信积分兑换服务或实物提供通道,通过“承诺—履约—守信激励”等闭环流程,提高全市参与承诺及履行承诺的应用水平。

(三)提升“标准地”管理精细化运行水平。一是加强“标准地”的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赋能“标准地”改革,集中公开“标准地”改革政策、区域、产业规划、运行动态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标准地产业图谱,助力区域企业达成更多上下游关联产业合作,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快“标准地”供给侧改革。二是健全“标准地”考核评价及信用监管。推进“标准地”考核评价和信用监管制度,深化产业用地“亩产论英雄”考核评价,提高监管效力和考核效能,推进各项信息动态及时共享、完善多部门协同监管。依托“标准地”信用监管平台开展“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分级分类评价,对失信企业实行融资、项目投资和增地限制,对于履行“标准地”协议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新增用地政策优惠及同步兑现激励措施等。三是稳步拓宽“标准地”信用承诺“白名单”事项范围,通过与全国推进“标准地”改革先进城市对比分析,全市还具有进一步放宽“标准地”信用承诺“白名单”事项范围的潜力,如:取水许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等。

(四)强化“帮代办”与信用建设的集成深度。围绕一般政务服务及企业投资项目“帮代办”工作,加强帮办过程与信用应用的基础,建立“信用+帮办”服务场景,包括受理前开展申请人信用核查,对存在失信记录的申请人引导进行信用修复;对信用记录良好的申请人,智能精准匹配帮办事项适配的告知承诺、容缺办理、证明替代等措施,提高信用服务“帮代办”的集成协作深度。

(五)加强“信易贷”赋能企业融资服务。一是建立健全市级企业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建议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对接,争取实现与省级实时共享X辖区“企业投资项目”动态数据信息,构建“市级企业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并以该数据库为基础,扩展市“信易贷”平台的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应用,为授权金融机构开放全市企业投资项目列表、企业信用状况、企业融资需求等信息,在项目建设期、达产期等提供全过程伴随“一站式”融资服务,打造具有X特色的项目制“信易贷”应用产品。二是加大项目融资政策支持力度。围绕企业投资项目融资需求,建立伴随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政策支持,包括为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提供融资贴息,纳入信用风险补偿范围等,在“信易贷”融资侧支持企业投资项目更好更快发展。三是提升市“信易贷”平台应用水平。加快理顺市“信易贷”平台和省“信易贷”平台之间的关系定位,聚焦本地化、差异化及特色化服务,建议以“项目制”融资作为突破口,以实实在在的企业投资项目资源吸引本地金融机构入驻市“信易贷”平台,联合打造“项目融资价值”授信模型,开发专项融资产品,实现全流程在线放款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