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2023年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奋进新征程,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已成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题”。
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此处隐藏13189字,下载后查看---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制度体系改革为突破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改革相应的体制机制,让新的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减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梗阻,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活力。明确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样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一是要加快科技制度改革。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要坚持D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健全科技研发体系,发展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增强要素供给,提升重大科技攻关能力,集合全社会力量协同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攻克先进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构建自主可控的科技研发体系,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将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教育是打通科技制度和人才制度改革相互联通的中间环节。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高校要放大视野,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与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和企业的协同合作,加快建立完善跨学科和前沿技术交叉科研集群,强化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打破校企所的隔阂。三是加快推进人才体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强化人才支撑,要加快人才体制改革,强化荣誉激励、绩效考评、提拔任用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充分激发高素质人才科研动力;根据产业和行业发展需要,加快培育一批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职业人才。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加强对名师名匠、优秀企业家的帮助扶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的指引下,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破解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目标,实现更加协调高效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优势,不仅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进力,还能实现经济与生态、质量与效益等方面的高效统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上,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弓臂”,以新发展理念为“箭头”,以制度改革创新为“弓弦”,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呈现蓄势待发之势,将以不可阻挡之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