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内在逻辑与战略重点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中共中央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趋势都启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从而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生产力的进步是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新质生产力”不是普通的科技进步,也不是生产力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实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颠覆性创新是具有基于科学原理重大突破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即通过技术的根本性改变带来新的产业和市场,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对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历史上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但是未来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中,数据要素的介入让生产函数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如理查德·鲍德温在《大合流》一书中所指出的,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交流成本,促使技术要素与低成本劳动力要素结合,推动了后发国家的快速工业化,由此出现了“大合流”。巴克曼和韦格尔在《增长陷阱》一书中也驳斥了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西方国家正迎来一场崭新的创新革命。当今西方世界中一个主要的经济问题在于颠覆性创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曾经追求异想天开、鼓励推陈出新的资本主义体系如今更多是平庸无奇的产出。这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进而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剥削性质的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创造了条件。

二、产业竞争成为现代国家竞争的新模式

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竞争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主题,以科技创新助推生产力跃迁是大国竞争的角力点。

幅员、人口和自然资源曾经是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但是二战后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和地缘战略层面,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其本质则是产业的竞争。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强调,“富国与穷国的分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们的技术更好,即富国为了生产性目的,控制和利用大自然和人员的能力更为高超。”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也指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以指数级扩展,形成实体产品,正在改变社会并重塑我们的未来。”

---此处隐藏4527字,下载后查看---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推进,全球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为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需把握产业转移规律,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可以补齐产业链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效应对外部遏制打压和不确定性风险,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高技术产业是国之重器,是引领整个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赋能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产业升级要求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充分利用包括金融、科技、物流等要素在内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向中国式现代化大步前行的重要时期,外源性风险和内源性挑战相互交织。因此,在攀升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过程中,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使命。不仅仅是制造业,D的二十大报告同样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因此,要充分保障粮食、能源资源、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布局,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主动布局能力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控制能力。

(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与市场规则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特高压输电以及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高难度的科技产业创新更多需要现代国有企业来承担。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龙头,有能力推动上下游、产供销衔接运转,使整条产业链的技术供给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因此国有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重大作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有大型的国有企业与龙头企业,还要从广大民营企业中挖掘与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行业“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富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能够与国有企业形成“强协同、松耦合”的研发联合体,强化专业合作配套能力,共同发展。通过减税降费、健全融资支持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进一步营造激励创新投入的良好税制环境。同时也积极营造尊重和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更好地激发、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新质生产力积蓄持续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