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当今消防救援队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镇、街道消防监管机制问题日益凸显,使消防工作难度升级。由于一些地区基层火灾防控不足,小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末端防控力量,持续加强基层监管。这不仅是对当前消防工作形势和任务需求的响应,也是全面强化基层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为此,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组织管理层面。自2020年以来,示范区将基层消防工作并入综治部门管理,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基层消防责任落实存在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村、居民委员会以及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安全检查及消防监督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责任并未得到完全落实。部分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缺少消防安全宣传和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村民公约”也未能有效实施,基层消防救援大队的监管人员主要关注重点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而农村消防工作因点多面广而被忽视。

(二)执行落实层面。部分镇、街道缺乏前瞻性的消防规划,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设计和部署,导致消防水源不足、公共消防设施老化和市政消火栓匮乏,对火灾防控很不利。大多镇、街道依靠当地政府专职消防队,但人员招募和留存困难、管理不善,人员兼职其他工作,导致训练时间不足和队伍战斗力低下。多数地方政府未将消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导致消防工作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三)固有问题层面。消防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不到位,严重影响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消防知识培训中,因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覆盖到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火灾风险情境。同时,宣传教育活动的频率和覆盖范围不足,导致很多基层居民难以获得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再加之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得消防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难以形成持续推进的动力,阻碍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提升公众的防火避险能力,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提高宣传效率等措施来解决。

二、对策与建议

---此处隐藏1986字,下载后查看---

(二)基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一是制定城乡消防安全规划。解决消防安全布局、自建房屋防火间距和消防水源等问题是强化基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对连片住宅、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升级,并积极改善公共环境、科学管理生产生活用火用电,抢抓乡村振兴电网改造的机遇,对室内外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改造,严禁私拉乱接,以消除超负荷用电以及电器、电线老化等隐患。严格执行消防规范标准,建立涵盖消防设备、给排水、供电和通信等方面的基层消防设施建设长效机制,有计划地对消火栓、消防管网、消防水池、消防通道进行改造完善。二是强化基层消防主导地位。许多地区基层消防站消防意识和执法能力薄弱,建议进一步强化其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加大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应有的作用,同力做好消防设施的更新、维护和升级等,达到信息共享,实现资源融合,确保基层消防安全工作高质量推进。三是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统筹专项资金为消防设施配置提供财力支持,彻底改善基层消防设施现状,在严格遵照现行标准的前提下,真正达到消防设施的改造优化。对于依赖天然水源的地区,须建设相应的消防取水设施。对于缺少自然水源的地区应建立消防水池,并将消防水带、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水枪等简易消防器材纳入物资和资金扶持项目中,也是提升基层消防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消防监督行业协同治理多元化。新时代消防安全管理中,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火灾预防和紧急情况应对方面。这种多元化的协同治理不仅体现了火灾预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且提高了住建部门、公安机关等应急响应的效率。其一,多元化协同治理能整合和优化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和资源。消防部门、住建部门、公安机关、城市管理和社区管理等都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跨部门的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如共享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历史火灾数据等,从而更有效地识别和管控火灾风险。协同治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防火策略和应对方案。各部门和行业在制定防火规划和实施方案时,可相互协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各方能迅速、高效地协同作战,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其二,多元化协同治理还能促进各方面的思维创新和技术进步。不同部门和行业在协同合作中,可共享各自的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不断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可通过引入智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火灾预防和应对火灾的科学性。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共同努力,可在机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多层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消防器材设备检查手段现代化。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已成为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的必然选择,这种现代化手段不仅能确保消防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还能使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在现代化的消防设备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时监测消防设备的状态,如水压、喷头功能、烟雾探测器的敏感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与传统的人工检查相比,智能传感器能提供更精确、更连续的监测,大大减少了漏检和误判的风险。通过远程监控,能实时查看各地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快速响应任何需要维修或调整的情况,这种系统还能自动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为消防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为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可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故障,预测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从而提前进行维护和更换。移动应用和云平台应用也正在改变消防设备检查的方式,消防人员可通过移动设备即时接收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远程诊断和决策,同时云平台还能存储大量的检查记录和维护历史,便于追踪和管理。在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如高层建筑的外墙、狭窄的管道内部,无人机和机器人能进行有效检查和监测,提高消防检查的全面性和安全性。

(五)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力量社会化。监督检查技术力量的社会化是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趋势,这种社会化不仅是将技术力量外包给社会机构,而是涉及构建更加广泛、多元和互动的消防安全网络。社会化的监督检查体系可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意识。社会化的监督检查意味着更广泛地参与,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如专业的消防安全检测公司、行业协会、学术研究机构等,可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这些机构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能对消防设备、建筑安全、消防管理等进行更为专业、深入地检查。同时,社会化的技术力量还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与外部机构的合作能引入新的观点和方法,推动消防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可减轻职能部门的负担,使其能更加集中于策略制定和大局管理。社会机构因其灵活性和专业性,能迅速响应各类监督检查的需求,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另外,社会化的监督检查还有助于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社会机构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消防演练、消防研讨、社区消防活动等,直接与公众互动,提高其对消防安全的认知,这种直接参与和互动能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在火灾预防和应对中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直面消防安全的挑战,构建完善的基层消防综合治理体系尤为重要。据此,须从消防监督人力资源配置、基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监督行业协同治理、消防器材设备检查手段以及消防监督检查技术力量等方面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提升效能,打造消防安全共同体,创建综合治理新格局。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多举措推进消防执法监管前置,最大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