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关于助老志愿工作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618字)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基本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XX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7.3%,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XX市以入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国家试点为契机,从体制机制建设、服务项目优化、信息技术支撑、友好环境打造四个方面创新发力,注重文明风尚培育、志愿实践浸润、惠民利民服务,不断提升老年友好型城市幸福指数,以内外兼修厚植城市文明热土,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蓄文明动力。

二、主要做法

建机制,织密服务“保障网”。健全工作机制。XX市创新推行“信用+志愿”工作模式,在XX省率先推出“海贝分”个人信用积分,印发《为老志愿服务项目指南》,设立信用基金6500多万元,构建以正面激励为引导的积分应用体系,将志愿服务活动时长与个人信用积分实时挂钩、即时折算,志愿者可享受贷款免担保、免费乘公交等386项优惠,打造志愿服务—信用积分—激励嘉许完整链条。市级、区(县)级、镇(街)级分别出台激励措施66项、498项、3975项,为全市为老志愿服务提供工作指导,使居民参与为老志愿服务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强化阵地建设。在各区(县)和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公共服务窗口单位普遍建设志愿服务站点,以“关爱老年人、情暖夕阳红”为主题,以助餐、助浴、助医、助乐、助洁、助行、助学、助急等为重点,精心打造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为老服务“15分钟志愿服务圈”。加强队伍建设。倡导全民志愿、全域志愿,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以党员干部为核心,注重发挥社会工作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群众活动带头人等的作用,将志愿服务力量延伸到楼宇、覆盖到家庭。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伍9287支、实名注册志愿者85.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1%,其中60岁以上的志愿者占60%以上,他们既是为老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在每年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中,为老志愿服务项目约占三分之一。加强典型选树。常态化开展“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坚持每年评选宣传“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先后推出全国志愿服务典型16个、省级志愿服务典型189个、市级志愿服务典型1071个、县级志愿服务典型1.2万个,不断放大典型效应。市、区(县)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让志愿服务精神照亮“温暖之城”。

---此处隐藏2780字,下载后查看---

三、经验启示

XX市通过创新开展志愿助老工作,将文明城市创建融入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既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让老年人从更文明、更友好的环境中得到真实惠,主要抓住了以下三个关键:

一是传思想。在服务群众中传思想,更容易温润百姓心灵;结合情景讲理论,更容易引发心灵共鸣。XX市在志愿助老工作中,注重将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积极整合党员活动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资源,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百场戏曲进农村”系列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老年人身边,让老年人家属和广大志愿者的心逐渐向基层党组织凝聚,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聚群众。大力发展养老志愿服务,是凝聚人民群众爱心,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营造老年友好环境的重要途径。XX市不断壮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的特长优势,从老年人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分众化、差异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将成效显著、可持续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设计成志愿服务项目,让为老志愿服务更专业、更高效、更长久、更有吸引力。

三是兴风尚。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内外兼修厚植城市文明热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蓄恒久动力的重要基础。XX市围绕传承和弘扬孝亲敬老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为老志愿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全市养老助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意识进一步传播传递,逐步深入人心,引领了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