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机构编制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抓管理,促规范,增强数据系统性

一是横向联动顺畅高效。出台《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调整、核减手续、科级干部职数等管理细则,构建起编制部门“管两头”,组织、人社、财政部门“管中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形成从编制职数核定、人员录(聘)用、干部配备到工资核定与统发的全流程数据管理模式。前移用编审核关口,严格按照“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程序进人”的要求办理用编审批事项,根据实名制数据库中职数使用情况,为组织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提供职数依据,从源头把牢干部职数预审关,确保在核定职数内配备干部。二是纵向联动规范有序。采取“1+1+5”工作模式,即1套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市级1名总管理员,5个县区各设1名管理员,强化对县区上报数据的审核,做到全市数据一盘棋,报送数据质量高。同时,对各级在编人员信息进行及时维护和动态监管,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数据核查,对超编、超职数配备的单位及时发出预警通知,树牢机构编制“红线”意识,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三是内部联动无缝衔接。持续优化内部运行流程,机构编制事项审批、干部任免决定后,同步传送至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监督检查科对照实名制数据库,对全市编制使用、领导职数使用及“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核查;事业单位登记事务中心对照实名制数据库中机构变化情况,及时督促完成事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确保各科室(中心)业务衔接紧密、环环相扣。

---此处隐藏907字,下载后查看---

二、抓审核,促质量,增强数据精准性

一是严把数据质量关。坚持指标、口径、标准“三统一”的原则,做到机构规格、编制类型、经费形式等信息必须和“三定”规定相一致,人员“三龄”、职务职称等信息必须和干部档案以及组织、人社部门的文件相一致,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准确。同时,将实名制系统数据维护放在首要位置,建立日更新、月统计、季分析的动态管理模式,由专人及时更新数据库,定期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信息进行全面统计、清理、完善,确保统计数据推送及时、规范、准确。二是严把数据审核关。坚持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年度计划管理,把牢编制使用前置关口。加强线上数据分析,为机构编制审计提供重要依据,形成定性准确、评价合理的机构编制审计报告。三是严把数据安全关。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运用好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和应用安全服务系统,监管涉密信息在线和离线状态的储存、流向,实现电子涉密信息的智能预警、安全可控。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机制,明确实名制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权限、操作流程及具体应用,有效提升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三、抓运用,促发展,增强数据实效性

一是数据赋能改革高质量。将数据库的应用贯穿到市县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始终,强化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特别是在推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充分发挥实名制数据库“龙头”作用,为机构撤并、职能调整、编制人员划转提供数据支撑,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二是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聚焦市现代化“三城”建设,深化实名制数据库应用,建立人才专项编制“蓄水池”,着力破解教育、卫生、科研等领域引进人才“无编可用”等难题。去年以来,共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80余人,有力服务保障了市建设高水平高中储备教育人才、“百优人才”引进、市直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用编需求。三是数据赋能基层民生事业高质量。精准研判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实有人数、超缺编和近三年人员减员等情况,因校制宜,精准施策,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空编整体测算,合理提出用编建议,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有效的编制数据保障。2023年以来,市委编办指导县区为113个生源较多中小学校动态调整编制383名,引导100余名教师向城区中小学流动,有效地化解了县(区)域内教职工编制和人员配置不均衡等结构性矛盾。同时,加大基层卫生领域编制倾斜力度,根据乡镇人口数量核定编制总量,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用编需求,为县(区)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才290余名,切实增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