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很浓缩地传达这次会议权威性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要领。我们也都在等待着看全会上形成、不久将要公诸于世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没有看到这个决定之前,公报精神已经非常值得我们加以深入领会。《公报》开始部分,体现了对于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的中央工作的肯定、以及高度评价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取得的实践成就之后,跟着特别强调: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在此愿意比较直率地谈一下联系实际的感受。
我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改革和发展始终是研究的主题。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那个时候被称为中青年经济学研究者),就感受到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阻力、困扰、不同意见,还有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所谓“改革综合疲劳症”。八十年代中后期,已有不少人有这种感受了,积极对改革建言献策的人,也会说“改革方案万万千,各领风骚三五天”的调侃之言。几十年走下来,我们的改革虽然不断推进,但到了深水区以后,确实有社会上大家意识到的改革步履维艰、有攻坚克难的挑战性。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改革的文件,工作一线同志们说多到读不过来,就是我们作为研究者,也是谁都不敢夸口说把所有改革文件都读过——但实际改革取得的进展,应该讲跟期待还是颇有差距的。中央现在所表述的“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内在逻辑跟改革开放之初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改革来解放生产力——这一逻辑非常清楚。在《公报》很丰富的各项内容里,今天时间有限,主要对于提出总目标“六个坚持”、作出体制机制方面勾画式部署之后正面阐述全会提出重点要求的第一自然段,我展开一些谈谈自己的相关认识。
这个自然段我先念一下:“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社会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这一段文字并不太长,但每一句话,显然都在内容表述上字斟句酌,有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领会的必要。我学习这一段体现中央指导精神的文字,从两个视角谈一谈自己的初步体会。
---此处隐藏3667字,下载后查看---
跟着,有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领会的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表述。我注意到过去管理部门,领导同志也专门说过,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特点有所不同,在整个产业链上他们的重心也有所差异。比如产业上游、自然垄断领域里面的电网,一些公共性服务设施的供给,更多地适合于国有经济主体来做——当然不排除以特许权经营、使用者付费机制,来吸引加入民营经济的参与,而且中央要求一些重大国家基础设施,要积极吸引民营经济来发挥作用,但总体来说,较多自然垄断、基础设施性质的建设项目和运营管理,适合以国有经济为主。而到了中游、下游,更多更充分市场化竞争领域里面,民营经济往往表现出相对优势。在最前沿的数字经济、头部平台方面,实践已经表明,真正能够通过痛苦的烧钱阶段最后脱颖而出、成为为数不多但又对全局来说影响举足轻重的平台带头公司的,几乎清一色是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国有经济的机制,实话实说在实践检验面前,不适合极高风险度、极低成功率、但一旦成功有全局皆活效应的数字经济最前沿创新的试错项目。以后的发展中,可以在混合所有制轨道上,更多使国有经济、民营经济成分合在一起做数实融合,但是现在来讲优势互补,必须有现实的通盘考虑,这确实是一个着眼点。在数实融合、数字经济作为整个创新最前沿的引领部分的情况之下,民营经济的潜力和优势,应该进一步调动起来,民营经济的平台公司,应该在完成整改之后更快进入抖擞精神、急起直追这样继续创新发展的轨道,使他们的状态进一步提升。这样实现的,绝对不是谁进谁退的选择,是共同发展,这是《公报》非常好地强调“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8个字后面,我们要非常重视的指导精神。
这个自然段最后落在两句话上:“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有的媒体朋友专门跟我沟通,问怎么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过去中央已有文件。近几年,中央首先有文件强调生产要素充分的自主流动,尽可能消除壁垒、降低准入,这是市场经济发挥活力的应有之义;跟着的,是中央发文件作出明确要求,构建完善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确实需要消除一些认识误区:有人强调是统一各种各样的技术性标准,还有人强调步调一致,严格纪律,说这叫统一大市场。我认为中央所强调的统一大市场,首先是指在最关键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要素流动、尽量无壁垒这方面,实现制度规则的统一,一碗水端平,这才是统一大市场的真谛。至于技术标准的统一当然也非常重要,社会化大生产中,技术标准统一早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国家规定的标准体系、技术性规定,就是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个线索,可以一直追溯到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那就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用不能否定,但这与现在市场经济完善大市场中的统一,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必须是有全面的保护产权、公平竞争、要素充分流动,带出后面更好执行技术标准统一。还有纪律,当然是必要的,是讲规范,但是不能成为一面之词,把统一仅仅落在1、2、3齐步走的状态上——管得住当然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放得活的基础上讲规范,是发展中的规范、创新中的规范。这种全面理解,才是对中央所说的统一大市场的实质内容的正确理解——这个“统一”里面,如果讲规范、讲纪律,首先要讲法治;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法治必须全面覆盖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这就是中央说的“全面依法治国”。只有以这样的规范,才能带出既有活力又有秩序,又回到我们前面说的有效、有序的市场,加上有限、有为政府的认识。而且在法规的约束上面,早有上海自贸区开始确立的原则体系:企业应该面对的规范,是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政府应当面对的规范,应该是正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而且有权必有责——权利清单后面跟着的是责任清单,是绩效考评和问责制。这是非常好的一套原则体系,应该带出的,是在中央指导之下,我们进一步凝聚共识来形成生产力发展中对应于跃升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求,有我们千千万万创新者、创业者、市场主体在积极推进现代化中社会成员的长期主义行为模式的塑造、中央现在强调的“耐心资本”的培育和发展。这样使我们能够行稳致远,消解种种不确定性和困难、挑战的扰动,而达到造福于中华民族所有成员以及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梦想成真。
这样一些初步领会和理解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 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