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如何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走出困境?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国家审计机关落实全覆盖要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国有资产、资金、资源等方面,全覆盖的视野应当包含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走出困境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且必须有所作为。

1.强化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密切关注并持续跟踪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援企稳岗等涉企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营企业,有效降低其经营成本。如:高校食堂“零租赁”政策。

2.严格资金管理使用审计:加强对惠企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能够及时、精准地拨付到民营企业手中,并安全高效地用于企业运营。对于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将严肃揭示并推动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管理。让真正干实业的民营企业得到切实的支持。

3.优化营商环境审计:深入检查法规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同时推动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流程,降低民营企业办事的繁琐程度和时间成本。尤其是在资源要素保障方面,不论企业资本性质、规模大小一律予以合理公平地保障。

---此处隐藏505字,下载后查看---

4.鼓励改革创新并建设容错机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同时推进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如:保障民营企业在BOT、PPP、合作创新采购等项目中的合理合规权益等。

5.提供全面的审计服务: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组织内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提升其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水平,从而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审计支持。

6.加强跨部门沟通与协作:与财政、发改、工信、市监等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市场经济信息和财经管理数据的共享,减少重复监督和检查,共同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7.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深入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真实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不同地区的审计机关还应根据当地民营经济的特色和实际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