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党委社会工作部应改革而生,在改革中肩负神圣使命,必须以“探路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当好“擎旗手”“操盘手”,以思想破冰促进改革创新,以作风转变强化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水平。
---此处隐藏171字,下载后查看---
筑牢基层善治根基。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2023年开始,**市组织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作为基础性、支撑性行动抓紧抓实抓牢,深入推进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六治”工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由“点”到“面”转变。探索实施“家门口”党建,推动组织延伸到“家门口”、资源汇聚到“家门口”、服务温暖到“家门口”、阵地建设到“家门口”、治效满意在“家门口”,实现基层治理全方位覆盖、多元化服务、全体人民受益。坚持以减负赋能推动基层治理由“管”向“治”转变。持续推进放权赋能10项重点项目和基层减负10项专项整治,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持续在减文、减会、减表、减痕等事项上下功夫求实效,让基层心无旁骛干事业。坚持以共建共享推动基层治理由“一”向“多”转变。改变过去村居推动基层治理“单打独斗”局面,积极构建“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通过“一核”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多圈”发出集结令引领各部门快速响应,“多委”发挥各类基层组织作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挂图作战、领导征战、镇街会战、村居主战、部门助战”的“五战”格局。
锻造基层干部铁军。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优化队伍结构、提升能力水平、激发干事热情。着眼拓宽渠道“引”。健全“区统招、镇街管、社区用”的招录体系,每年结合人员变化情况,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等准入门槛,社区工作者要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配备,切实把好队伍“入口关”“数量关”。实施社会工作者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后备人才库,实行滚动更新、优进劣退,为基层治理备足“源头活水”。着眼多措并举“育”。依托区委党校、镇街党校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定期开展普及性培训、专业化培训,大幅度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已通过中级社工师考试4年及以上的人员,通过一对一帮扶、“吃小灶”等方式,帮助其提高理论水平和实务技能,努力培养一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突出实战实训,探索打造社会工作者导师工作室,通过导师帮带、跟班实训等方式结对共建,传经验、学真经,解难题、共发展。着眼强化保障“激”。发挥好“评星定级”指挥棒作用,通过“月监测+季评估+年考核”形式,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晋升、续聘、奖惩的重要依据。健全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职业体系,形成“社区网格员—社区‘两委’委员—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成长链条,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定向选聘事业编、招录公务员力度,让优秀人才留得下、干得好、有奔头。
培育基层治理增量。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相较于农村和社区,新兴领域既是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聚焦推进“两个覆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有党员的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没有党员的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聚焦抓好“两支队伍”。通过“双向”培养、机关选派等方式,选优党组织书记队伍,实现“头雁领航”“雁阵齐飞”。通过培训班学思悟、党建指导员传帮带、实践推进做干改等方式,育强党务工作者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聚焦增强“两个功能”。扎实推进党建标准化项目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评价定级,持续滚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聚焦发挥“两个作用”。实施党旗飘扬在一线、堡垒筑牢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发展成就在一线“四个一线”筑基工程,分类选树一批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提升。聚焦突出“两个重点”。一方面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深入开展总书记视察我市重要讲话精神“学讲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提升改造360余个“红色加油站”,打造一批“网约车货车司机之家”示范点,全域推广“码上蜂行”APP,健全“小哥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切实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把“最大变量”变成“最美增量”。
凝聚基层共治合力。全会提出,“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区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探索打造“运河桨声”五心志愿服务品牌,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切实在“*宣·明心”上求突破。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细节工作法”,发挥老干部宣传团、青年宣讲团、理论宣讲轻骑兵等特色宣讲队伍作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生产车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在“*帮·暖心”上求突破。依托人民建议征集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格等渠道,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群众实际困难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需求。着力破解“供”“需”矛盾,深化“邻里守望”“马上办”等品牌,通过扶弱济困、敬老护幼、爱心助学、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在“*文·润心”上求突破。开展“书香**·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以文化大讲堂、经典诵读等形式,努力把传统文化“种”到群众心里。弘扬非遗文化,广泛开展“周末大舞台”“邻居节”等文化惠民活动,传承文化基因,陶冶高尚情操。切实在“*贤·励心”上求突破。用好首届“**楷模”林则银等先进典型,发挥**文明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教化激励作用,通过专题座谈、事迹报告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抓好志愿服务典型的集中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推动宣传志愿服务典型引领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在“*法·安心”上求突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推行“群众议事厅”“周五矛调日”,通过“拉家常”说事、“聚合力”办事、“强监督”评事,有效解决群众小纠纷、小诉求、小困难,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发生。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基层单位和社会团体互动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推行积分兑换机制和“时间银行”激励机制,制发星级志愿者认定办法和志愿者“礼遇十条”,制定志愿服务评估办法,努力用制度护航保障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