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构建一整套抓落实工作体系,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整体推力不断增强

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我市以压实各级责任、凝聚各方合力为保障,颁布法规政策、完善制度机制为基础,聚焦改革创新、推出迭代方案为牵引,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抓落实工作体系,形成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改革格局。

(一)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一是体制更加顺畅。构建起市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市长和法院院长牵头抓优化营商环境的领导机构,高位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中在全国率先设置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机构,把优化营商环境牵头部门职责一贯到底,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机制更加健全。专门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把抓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责主业。压实各级各部门抓营商环境主体责任,通过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落实工作体系。三是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和开发区督导服务,推动全面实施营商环境创优活动,将问题治理与深化改革统一起来、一体推进。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将营商环境社会效果和法规实施效果统一起来、一体推进。市纪委监委牵头专门设立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举报电话,连续两年开展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以推动解决顽瘴痼疾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一是较早推行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后,第一时间出台《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和改革在法治轨道下稳健运行。二是构建配套法规体系。出台全国第一部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市级地方性法规《全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制定《全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条例》等30部地方性法规,有力促进营商环境分领域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完善配套规章体系。制定《全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全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办法》等24件政府规章,形成具有全市特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四梁八柱”。

---此处隐藏4428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明确要求,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工作,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经营主体建设年、提升年和深化年系列活动,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以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惠企举措的落地落实,换来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

(一)聚焦“小切口”改革,释放政策大红利。一是打造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2023年上线运行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共发布涉企政策15923条,上架奖补事项1939项,累计受理办理4979件,基本实现了全市涉企政策“一站通查”、部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奖补资金“一键直达”。二是推进税费服务智能化升级。创新推出“一键式”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跨区迁移、税务注销等6件事“一键式”办成。在全市税务系统搭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的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体系。三是推进征纳互动数字化转型。构建“人工+智能导航”“三方视频+双向语音”的5G云客服,实现视频和语音自由切换,人工坐席和智能投屏多方连线,“一线接入、远程解决”80%以上办税事项操作问题。在全国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调查中,全市实现由全国排名第29位到第5位的跨越式提升。

(二)因地制宜多点发力,改革亮点纷呈。一是改革经验在地区间复制推广并推陈出新。总结提炼以往营商环境国评参评经验,发挥标杆指标优势,持续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费用”等方式,提升获得水电气暖的便利度,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实施“534”工作法,实现水、电、气、暖、讯“一站式”集成服务。各地水电气暖报装统一进入政务大厅,让企业和群众“只跑一次”。二是区域性特色化服务品牌初步形成。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限领跑全市。推行“345”项目审批全周期服务模式,深化“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唱响“四办”服务特色品牌。全市转型综改示范区发挥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主战场”优势,在全市率先试行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极大提高登记准入效率。三是便民服务措施创新实施。加快“无证明”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被确定为“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全国试点城市,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标准化试点。

(三)打造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平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培育市级重点产业链16条,确定37户链主企业,77户链核企业,652户链上企业。2023年首批十大市级重点产业链营收4751.7亿元,同比增长22.3%。二是提升专业镇“镇能量”。认定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等18个市级重点专业镇,培育74个市级专业镇,2023年市级重点专业镇产值2567.9亿元,其中首批市级重点专业镇产值675.8亿元,增速21.2%。三是扩大农业产业龙头“带动力”。全市龙头企业总数达2859家,带动260多万农户增收,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板上市。从经营主体发展整体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0.3万户,全市企业占比达29.76%,比上年同期的27.16%增长2.6个百分点。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将以启动我市营商环境4.0版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2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件件落地,发挥好“啄木鸟”工作机制,实实在在解决好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小胜为大胜,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