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奋力展现宣传战线的新作为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A总书记赋予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定位。徐州作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肩负着“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的时代重任。徐州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一体学思践悟A经济思想和A文化思想,深刻把握文化的上层建筑和产品产业的双重属性,深入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实践要求,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

一、深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巩固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共同思想基础

A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A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继承与开创性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A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战线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

聚焦“入脑入心”抓学习教育。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领学作用,将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培训班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基层党员冬训等学习安排,同时围绕徐州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以“343”创新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要任务,分层次、靶向化加强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等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关键和本质,切实提升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领能力,做到学深悟透、弄通做实。

聚焦“基层基础”抓宣传普及。紧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需求,以持续深入推进“理响彭城”理论宣讲行动计划为牵引,用好以市县宣讲团为主体、百姓名嘴等宣传队伍为主力、主流媒体和“两中心一平台”为支撑的理论传播矩阵,滚动推出《“文”以载道》《行走的冬训课堂》等新媒体通俗理论产品,深入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传宣讲,推动形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泛思想共识。

聚焦“落地转化”抓研究阐释。围绕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依托省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基地、社科基金、徐州智库等载体平台,组织精干力量结合“人文经济学”等研究,开展集中课题攻关,持续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组织开展新质生产力应用型研究,科学找准徐州贯彻落实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要求的落脚点和发力点,当好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和“热点”。

---此处隐藏1720字,下载后查看---

A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文化经、以文兴业,以落实《文化强市建设行动方案》为牵引,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

创新文化生产模式。深入实施《徐州市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注重运用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数字印刷、数字演艺等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创新用好城市文化资源,加快“彭城七里”城市历史文脉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马庄香包、徐州剪纸等本土非遗产品亮相网络、“出圈出彩”。提升数字文化消费质效,拓展云展览、云演艺、云体验等应用场景,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

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充分发挥徐州报业、广电、文旅、演艺等国有文化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国有文化集团。引导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和创业型文化企业健康发展,以“专、精、特、新”为目标,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文化领域“独角兽”“瞪羚”企业。

优化整合要素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将文化和科技融合技术研发纳入市相关科技计划等支持范围,鼓励有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揭榜挂帅”,拓展建设文化科技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加大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更优的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汇聚。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管用的文化产业人才“选、育、用、留”机制,大力实施青年文创人才扶持计划,支持驻徐高校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持续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让文化产业人才的“源头活水”竞相涌流。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发掘展示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时代价值,更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统筹徐州乐园、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等“五大主题乐园”互联互动,依托文旅景区、深挖文旅资源,持续创作生产和打磨提升大型湖景演出《彭城风华》、光影舞台剧《大风歌》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拓展更多智慧文旅新应用新场景,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精品景区、线路,做强“文润徐州”等城市文旅品牌,以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为全局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