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的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以严明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见行见效,要进一步完善纪律教育机制,切实把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守底线变为党员干部的自觉修养和日常习惯,真正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做在平常,持续推进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提升履职效能,为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今天的廉政党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重视纪律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将其做终身必修课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百余年来,我们党通过不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以严明党纪提升党员和干部的纪律修养,确保全党形成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早在立党之初,我们党就将严明的纪律写在了党章上,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设“纪律”专章,着重强调党的组织纪律性和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制度母版”。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依靠严明的纪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央苏区时期还制定了专门的法令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延安时期赋予了党纪教育“党的建设的一课”的重要地位。西柏坡时期的纪律教育,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继承了重视党纪教育的优良传统,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党纪教育,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等,严惩了一批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党内集中教育的方式强化党纪教育,党内环境得到净化,党风党纪得到重塑,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推动党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纪律挺在加强党的建设的最前面,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出台“八项规定”,开启了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新征程。
(二)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纪律严明,党的战斗力就会增强,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忽视了党纪教育,就会滋生腐败。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十八大后的“八项规定”,从“一块红薯”“一捆稻草”到“一条横幅”“一盆花草”,都体现了党一以贯之、一严到底的纪律要求。新修订的《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每一处增删修改,也都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总结管党治党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完善纪律约束的鲜明态度。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因此,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既体现了党重视纪律建设的优良传统,也表明了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决心。当前,我们党面临局势复杂、挑战严峻,党内仍存在着无视纲纪法律、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严重腐蚀着党的肌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党的各项纪律规矩当做衡量自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量尺”,通过党纪学习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工作上严格遵守纪律规定,生活中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将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和生活习惯,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此处隐藏4033字,下载后查看---
GCD人的党性修养主要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人格修养等。提升纪律修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GCD人只有党性坚强、党性修养高,才能自觉弘扬优良作风、严守党的纪律。党性修养是GCD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所进行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一)坚持严管厚爱,推动干部“想为”。严管厚爱是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严管厚爱相辅相成作用,激励干部想做想为,有利于破解干部安于工作现状、创新意识不足等各类态度不端问题。强化对“不为”的约束,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深入实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鲜明选人用人标尺,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佛系”“躺平”“摆烂”问题,切实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平台、有空间,有干头、有奔头,让慵懒无为、不敢担当的干部无立足之地。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实干者受尊重、得褒奖的浓厚氛围,让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成为干部的鲜明特征,让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要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四个原则”,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推动形成“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持续深化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针对干部存在的知识“短板”,以精准滴灌式培训满足不同领域干部专业知识更新需求,不断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干部多维成长蓄势赋能,更好地提高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解决矛盾的魄力、领导发展的实力。
(三)坚持择优精育,推动干部“能为”。提升工作能力、加强干部培育、夯实队伍建设是一项“起效慢、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耐下心来,寻找有效方式、探索合理路径。在选用干部过程中,要敢为人先,选拔引进能力突出、思想活跃、不拘一格的人才,同时也要坚持人岗匹配的原则,选派干部到重要岗位、重大项目中历练,推动干部在适宜领域人尽其才,有效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区域发展,确保才尽其用。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既要主动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自觉地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指导工作,也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困难,从理论的有字之书与实践的无字之书中去学习思考,少一些浅尝辄止、多一些深思践悟,将所学吸收成为自己的养分,不断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短板和能力弱项,不断提高应对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基层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更好地提高推动改革的能力、解决矛盾的魄力、提升发展的实力。
(三)坚持纠错容错,推动干部“敢为”。机遇与风险并存,组织部门要坚决落实纠错容错机制,不强求每件事情只成功不失败,不要求所有工作尽善尽美,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对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合理性错误”,多些包容。坚持实绩为要,把履行核心职责主战场,作为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的“第一考场”,察实绩、鉴能力、重公论,大力选拔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坚持择优为本,建立领导班子全面考察常态化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把定量与定性、显绩与潜绩结合起来,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选贤任能。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和实施程序,既敢于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又坚决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精准把握政策尺度,区分问题轻重和具体情形进行定性量纪,做到监督执纪问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终生课题”,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真正把遵规守纪的行动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赢得群众认可的成绩,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