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2024年全市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1922字)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县坚持以创新思维解难题、以变革之举求突破,聚焦“明责减负、赋权增效、数字赋能、共建共享”,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松绑减压、蓄势赋能。

---此处隐藏105字,下载后查看---

聚焦“明责减负”,推动基层“轻车快马”简装前行。一是减事项并流程。制定优化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责事项清单和任务清单,确定23项依法履职事项清单、43项协助办理事项清单和7项负面工作事项清单,同时加强对清单内事项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评价,确保减事不减责、减量不减效。积极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做法,大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等执法改革,制定落实下沉执法人员县属乡用共管办法,探索基层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二是减牌子提效能。深入开展村(社区)“滥挂牌”问题专项整治,规范整合党政群机构设立的各类吊牌,制定统一的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标准,健全村(社区)制度吊牌准入制度。全县415个村(社区)均建立“1个服务窗口+4块牌子+2个标识”工作标准,并对新增挂牌实行“一牌一核”,防止边改边犯、改了又犯。三是减证明优服务。规范行业系统、部门单位要求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制定20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保留5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原则上取消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要求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建立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监督渠道,建立村(社区)减负工作监测点,完善信息直报系统,实现“一证一报一核”。

聚焦“赋权增效”,促进基层“提能壮马”充实力量。一是从严抓实干部队伍。统筹加强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五支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稳步提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人口中的比重。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2782人,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76名、“两委”班子成员813人,不断充实基层一线干部队伍力量。二是淬炼提升干事本领。实施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针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党员干部、村(社区)工作者等,分级分类、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示范培训、集中培训、全员轮训,提高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带领群众能力。三是建强服务保障体系。严格落实村级公共服务经费补助资金标准,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投放基层。建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整合各部门服务资源,做到“集成式服务”,推行“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力争“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聚焦“数字赋能”,助力基层“加足马力”效能跃升。一是打造“一体贯通”智治平台。建立基层智治平台,打通“纵向全穿透、横向全联动、业务全统筹”数字通道,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情况一屏统揽、紧急事件一键调度、任务事项一办到底、基层数据一库分析,推动基层治理贯通融合、精准精细、扁平高效。二是整合“一网通办”信息系统。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加强各类政务信息系统、政务服务平台相互衔接、有机整合,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窗受理。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立项审核,从项目准入、建设、评价各环节、全流程形成管理规范和闭环机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建立“一张报表”标准台账。推动报表数据一次采集、填报一体、多方共用。举一反三整治纠治基层干部打卡签到、积分排名、重复录入、统计在线时长、日活跃率考核等典型问题,共计清理政务APP和公众号91个,有效减轻“指尖上的负担”。

聚焦“共建共享”,汇聚基层“千军万马”治理合力。一是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基础的村(社区)组织体系,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已累计建立社区大党委25个,配备专兼职委员157名,吸纳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153家单位进入社区大党委,已完成结对共建项目165件。二是构建多方参与格局。积极引导驻乡镇(街道)单位、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畅通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群体中的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示范带动新就业群体发挥优势、服务群众、参与治理。今年以来,累计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融入城乡基层治理580余次。三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积极探索乡镇(街道)、村(社区)常态化制度化议事协商工作机制,完善协商制度体系,抓好协商主体培育,建强协商平台阵地,规范协商程序规则,让广大群众能协商、敢议事、建铮言、献良策。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