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县群众路线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探索县群众路线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2023年以来,xx县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化“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聚焦群众关注关切、急难愁盼,扎实开展上门问策、贴心服务,民意诉求渠道更加畅通,惠民政策落实更加到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1456工作法既是创新,更是传承。山雄有脊,房固靠梁。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聚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村级党组织党建引领贯穿到全过程、把各级各方面工作责任传导到全领域,着力构建“组织带的好、党员喊的应、群众跟的上、党群一条心”的共治格局。必须建强组织“阵地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必须以村级党组织为实施主体,坚持补短板、强基础、优服务“三管齐下”,更加重视基层、强化基层、服务基层,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整顿建强村级党组织,选好配强村级带头人,落实完善民主管理,健全服务群众体系,推进基层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真正让村级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更好畅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让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深化。今年,在2023年选取29个村先行试点基础上,市上已确定市级抓点示范重点村5个,县上也择优选取战斗能力强、集体经济强、群众基础好的县级抓点示范村20个,将有力示范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创新传承“帮扶线”,近年来,我们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抓、牵头单位督促、帮扶单位到村、县乡两级主体、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到户“六级帮扶体系”,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传承创新帮扶体系,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全覆盖推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抓县级领导配合抓、农业农村部门深入抓、督查考核部门督促抓、县级帮扶单位协同抓“六级包抓”,全方位搭建党群深度沟通、民情民意汇集、联系服务群众、理论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干部履职监督“六大平台”,努力使这些平台成为为民解难事、办实事的有效载体,成为党群双向交流、合力攻坚破难的有效途径。必须合力凝聚“群众线”,1456工作法采取“7+2”模式,由党员代表、乡贤能人、群众代表、专技人员、市场主体、包村干部全程参加,帮扶单位派员参加,乡镇主要领导轮流参加,市县包抓领导巡回参加,覆盖范围广、联系群众紧、口碑威信好。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聚力凝共识、解民忧、促治理,充分发挥参加人员直言不讳、示范带动、统筹协调等方面作用,立足群众操心的事、烦心的事、揪心的事,积极说真话、谈需求、提意见,通过多方同向发力、共谋共建共管,全面激发村民参与村级建设发展的热情,让原本不关心村务的“局外人”变成乡村建设的“主人翁”,真正形成民生服务更高效、村民参与更主动、基层治理更有力的新局面。

1456工作法既是连心,更是聚力。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把深入群众“听意见”贯穿始终,把深入查摆“找根源”贯穿始终,依托随时说、上门问、特殊报、定期会“四种模式”,让群众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办事更高效,激励引导他们凝聚党群合力、参与乡村治理、共建美好家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永昌添砖加瓦。要畅通渠道“随时说”,必须建立健全“群众反映、系统梳理、限期整改、及时反馈”闭环收集整改体系,通过创建AAA群、“一键报贫”系统、电话联系等方式,引导群众将心里的急难事说一说、议一议,由镇村汇总梳理,对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协商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台账逐级反映解决,实现“基层问题依法办、基层问题基层办”,今年以来,镇村干部、帮扶单位、普通群众累计参与说事36022人次,真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确保村民说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用心用情“上门访”,必须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留死角”工作思路,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社干部,按照“每周不少于1次”工作原则,积极开展进村入户全面访、拨打电话个别访、田间地头现场访等活动,及时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难心事收集上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以来,县乡村社四级党员干部共计开展“上门访”近900人次,访出问题523件,办结率95.6%,真正“访”出了发展,“访”出了和谐,“访”出了文明,“访”出了美丽幸福的明天!要聚焦急难“特殊报”,必须突出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家庭变故等紧急突发状况,健全完善“主动发现、主动干预、主动上报”监测体系,引导群众坚决做到“六必报”,即重大灾情必报、安全隐患必报、重大事故必报、矛盾纠纷必报、家庭变故必报、涉稳因素必报,从源头上消除隐患、消除矛盾、消除返贫,今年以来受理“特殊报”77件,办结率97.4%,缓解因病因灾陷入困难家庭7户近16万元,协调解决西气东输工程地下水冒漏、残疾人无法自主就医等事项13件,真正凝聚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攻坚合力。要搭建平台“定期会”,必须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请上来“大协商”、走下去“小协商”、坐下来“微协商”、联起来“共协商”等方式,聚焦谋产业发展、育乡村人才、议和美乡村、促组织建设、提治理效能“五项关键”,不设会议室、不读讲话稿,畅所欲言、民主议事,党员干部在倾听中掌握民情民意、收集急难愁盼问题,架起百姓“连心桥”,让群众知道有话找谁说、在哪说,让群众敢于想说事、愿说事,今年以来已开展定期会**6场次,议定事项2724项,办结2488项,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如朱王堡镇刘正村全面推行“板凳议事会”,让群众坐着小板凳、围成一个圈,拉家常、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在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在躬身作为中解决难事,真正把群众的“心声”变成了“掌声”。

1456工作法既是方法,更是情怀。民有所呼,我必所应。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为民情怀,及时分析研判,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思想疏导,科学制定方案,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树牢为民情怀,从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到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贯穿着人民情怀。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满怀情怀站稳群众立场、满怀情怀增进民生福祉,带着深厚的感情,怀着极端的热忱,用心用情把群众当作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分内的事,真正了解他们关注什么、焦虑什么、情绪如何,生活还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实实在在多办惠民之事、多兴便民之举、多施富民之策,努力使广大群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必须聚焦群众关心关注,全面深化“六种方式”,即当场即办、干部领办、镇村联办、单位帮办、提级直办、督考促办,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结群众诉求2724件,办结率91.34%。当场即办,就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办理的立即办、马上办,绝不让群众“等一分钟”;干部领办,就是对不能当场办理的,登记受理后分轻重缓急、视难易程度,由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领办”,绝不让群众“添一份愁”;镇村联办,就是对村级无法解决的,由镇村两级联合办理、限期办理,绝不让群众“操一份心”;单位帮办,就是对需要协调市、县部门解决的,由帮扶单位协调办理,绝不让群众“跑一步路”;提级直办,就是对久拖不决、矛盾较多的疑难急难事项,由县级党委政府指定部门直接办理,绝不让群众“受一点气”;督考促办,就是要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督进度、督成效、督作风,限期办理、有效办结,绝不让群众“多一点堵”。始终涵养担当作风,深化“1456工作法”,必须要聚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以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不上交矛盾、不下卸责任、不绕道退让,用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展现县乡村社四级的责任担当,系统构建“由县到镇、由镇到村、由村到片、由片到组”的全覆盖责任体系,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为民举措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