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XX县民政工作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面推动民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治责任扛实扛牢,殡葬改革有效推进,“一老一小”工作统筹推进,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工作在《湖南日报》、《郴州民政》等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达8篇,救助养老工作在各媒体发布报道17篇。2024年10月,XX县民政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工作回顾
(一)民生保障持续有力。一是继续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从2024年1月起,城市低保标准从XX元/月提高到XX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XX元/年提高到XX元/年;城市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标准为XX元/月、农村为XX元/年;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XX元/月提高到XX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XX元/月提高到XX元/月;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0元。二是救助资金足额发放。2024年,发放城市低保金XX万元,农村低保金XX万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供养金XX万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护理费XX万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金和护理费XX万元;特困人员丧葬费XX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XX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XX万元;临时救助金XX万元;对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6679人XX万元;为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期间护理保险XX万元;社救双定XX万元;高龄津贴XX万元,百岁老人长寿保健津贴XX万元。三是及时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出台了《关于开展低收入家庭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对在册的低收入家庭完成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情况和吃、穿、住、用及其他家庭支出等实际生活情况复核。通过复核和动态管理,我县现有城市低保484户785人,农村低保5953户12197人,特困供养人员2626人,低保边缘家庭1091户3256人;取消城乡低保439户1469人,特困供养人员117人;新增城乡低保599户1350人,特困供养人员196人。残补新增785人,取消668人;孤儿新增4人,取消11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新增69人,取消44人。
(二)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转型工作,全面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县有指挥中心、乡镇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三级服务网模式,建成XX县智慧养老服务指挥中心1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20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85个。通过建立家庭养老床位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养老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照护服务,实现养老机构床位“搬进家庭”,完善了居家养老服务。2024年,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4680人次,护老员探访服务52600人次。二是推进长者食堂建设。为有效解决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难题,全县建成长者食堂14个,全年已服务老年人63979人次,其中送餐8659人次。餐费XX元,政府补助60-69岁老人每餐补贴3元,70-79岁老人每餐补贴4元,8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运营机构按照每人每餐1元的标准进行运营补贴。2024年发放补贴XX万元,用于长者食堂改造资金XX万元,用餐老年人满意率达96%。三是深化医养康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康复、照护、护理床位比例和增设安宁疗护床位。鼓励乡镇卫生院、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和乡村医生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患有常见病、慢性病的老年人开展基本医疗、双向转诊和个性化防治服务,签约服务率达到95%以上。推动医疗与养老、医疗与旅游、互联网与健康、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食品与健康等五大融合,全面发展以“绿水青山养眼、负氧离子养生、红色文化养心、淳朴民风养德、绿色食品养身”等为重点的康养产业,扩大康养产品供给,创新康养服务模式,推动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有机衔接、相互促进。2020年以来颐安康养公司接待旅游康养老年人9.6万人次。
(三)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对全县社会组织规范开展登记、年检。1—12月,全县经核准的社会组织有175家,其中社会团体8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2家,新成立社会组织5家,新变更社会组织13家,注销社会组织8家。加强年度监督检查,把好管理关,今年应年检166家,年检合格的社会组织143家,年检率86.14%,达到省市要求年检率85%的目标。
(四)区划地名管理有序提升。2024年确定将白石渡镇列为“乡村著名行动”试点乡镇。发动指导部分乡镇,摸排辖区无名道路240多条,命名、备案、录入19条,安排福彩公益金4万元开展地名设标29块,完成乡村著名小程序兴趣点采集245条。召开XX县“乡村著名行动”部署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县“乡村著名行动”工作。完成XX县资兴市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及联合部门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此处隐藏4245字,下载后查看---
(二)救助基础工作不扎实。社会救助系统信息录入不规范,缺项较多,过于简单,缺失必要的说明信息和必要的证明材料,且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省市通过救助系统数据比对和数据抽查时,下发的疑似问题数据多。低保和特困救助对象纸质档案未实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资料未及时入档。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健全规范救助体系。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强化特困人员供养保障,加强和规范临时救助,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检查。
(二)进一步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县级统管,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颐安、广慈、民安等养老服务龙头型企业整合服务力量,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升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让第三方组织运营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为老公益性岗位作用,加强护老员培训和上门服务监管,纳入养老服务平台监管。完善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发挥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职能,管理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和护老员。
(三)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坚持组织有力的保障机制、健全协作有力的联动机制、完善精准发力的责任机制,倾心编织关爱服务网底。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整体水平,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更高标准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规范儿童收养登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