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基础。坚持将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多措并举推动学习深入。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邀请党校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解读5次,班子成员结合实际工作撰写心得体会25篇,有效提升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党支部全年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8次,开展“走访信访群众,践行初心使命”“学习先进模范,提升服务质量”等主题党日活动15次,举办党课5次,参与党员干部超过320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5条,解决实际问题60个。
(二)坚持率先垂范,化解信访难题。一是领导带头下访。一线解决信访事项30次,推动涉众、敏感信访事项实质性化解,成功化解9件涉众型信访矛盾纠纷于现场。二是开展督查与评估。进行信访督查、带案下访、现场会商及业务评估,共纠正18项程序性信访事项,化解一批群众关注的疑难问题。三是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针对上级交办及自查的信访积案,实行领导包案、专班推进、一案一策,明确化解时限和责任主体。全年共化解信访积案82件,化解率达到93%,有效减少了信访存量,降低了信访风险。
(三)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效能。一是提升服务品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微笑服务、一杯热茶、一站式服务”迎接来访群众,实行信访突出问题清单管理,倡导跨部门协作、专项治理、闭环管理。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利用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整合多种功能,实现全链条解决,确保群众“只跑路一次”。今年以来,“访调诉”中心进行信访法律咨询700次,受理法律援助事项52件,开庭审理4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500件。
(四)夯实队伍基础,提升业务素养。一是强化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信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年轻干部参与一线实践,全市先后举办法治化业务培训班5次,开展专题座谈6次,信访部门常态化组织法治化业务知识培训18次。二是严格督导管理。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和“五个坚持”要求,全方位加强对信访队伍的监督管理。近年来,建立了一套涵盖20项具体指标的监督考核体系,对信访干部的工作表现、业务效率、群众满意度进行量化考核。秉持“严管厚爱”的原则,组织10场业务培训与素质拓展活动,有效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使群众信访事项的办理周期平均缩短25%,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此处隐藏2037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源头预防,促进稳定和谐。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采取多样化渠道广泛宣传政策法规,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与理解度,从源头上减少因政策误解引发的信访问题。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建立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力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运行效能。一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信访联动协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建立健全信访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机制落实,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信访干部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信访干部积极学习、勇于创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激发队伍活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法治宣传,助力依法信访。一是深入开展法治信访宣传活动,通过法律讲座、宣传资料、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依法信访意识,自觉遵守信访秩序。二是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协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信形象。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树立清廉正直的良好形象。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