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政治引领,筑牢“核心舵”。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始终将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深入推进“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工作过程中,切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系统性地制定了15条便民利民措施,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约20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恨”问题超过8500件,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6%,市委工作专班对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表扬。此外,我们注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建设战略,机关今年共招录和提拔重用各类人才达10名,人事组织工作在全市测评中名列前茅。
(二)认真履职尽责,精耕“责任田”。坚持把握方向、谋划全局,主持召开5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并深入联点社区开展基层党建调研8次。推行支部工作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全面纳入机关干部绩效考核体系,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积极组织学习贯彻《中国GCD支部工作条例》等重要法规制度文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讲授党课,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多达12次,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政治意识、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全体党员的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坚持纪法并重,构筑“防火墙”。全力支持市委巡察和审计工作,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深入开展整改“后半篇文章”,目前巡察审计反馈的20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强化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3次,邀请纪委书记作专题廉政报告,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开展现身说法等方式,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法纪意识,坚守法纪底线。在每个长假前,由纪检组长为机关党员讲授廉政党课,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坚持自我剖析,自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对30名涉嫌违法违纪的干部进行了立案审查和调查,进一步净化了政治生态。
(四)服务中心大局,担当“护航员”。坚持党政深度融合,围绕财税中心工作任务,创建攻坚克难型党支部,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于财税各项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中心工作目标全面实现。一是财税职能目标圆满完成。各项主要指标达到“保五争四拼第三”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00亿元,收入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9.2%,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92%,收入质量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民生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编织完善的民生保障网,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亿元,资金总量和惠及企业数量全省领先;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1200元/月,特困人员生活救助供养标准提高至1400元/月,均在全省领先位置;通过降税减费为全市企业降低综合成本约115亿元;及时分配下达中央直达资金70亿元,确保第一时间惠及基层、企业和群众;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强化国库库款保障,大力提升基层财政“三保”水平。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作用显著增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80亿元,增长23%,超出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1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2.5亿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50万元,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努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投入人才开发资金2亿元以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四是财政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加强收支管理。一方面,夯实税源基础,强化收入组织,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把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合理安排资金,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持续提升可持续保障能力。
---此处隐藏2568字,下载后查看---
四、整改措施
(一)强化政治指引。将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能力与水平的方法,并落实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二)夯实支部基础。全面推进“五化”支部建设,将提升组织力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努力将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宣传党的方针、贯彻党的决策、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要注重党务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为其创造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
(三)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锻炼,带头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严格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层层压实责任,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四)严肃制度执行。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机关党建的工作制度,健全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