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需要坚持不懈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常怀敬畏之心,筑牢党性之基,才能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彰显GCD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久久为功修炼GCD人的“心学”,永葆GCD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一以贯之地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深厚的修养确保自己行稳致远,始终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做加强党性修养的模范践行者。今天的廉政党课,主要围绕锤炼党性、永葆忠诚,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敬畏党规党纪,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敬畏法律,就是要将法治思维融入工作与生活,带头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确保行为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敬畏纪律,需正确处理各类关系,严守政治关、权力关等关卡,从小事小节入手,将纪律规矩转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习惯在监督约束下工作生活,防止纪律防线出现“破窗效应”。
(一)在“学纪”中筑牢忠诚之魂。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全面从严治党,党规党纪始终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法宝,是党员干部立身之“基”、修身之“本”、安身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接受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和深入灵魂的精神性洗礼,把牢思想的大门,拧紧精神的阀门,积极主动投入到党纪学习教育中,永葆“慢不得”的紧迫感,努力做到学之求深、悟之求透。要把政治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准绳,突出“三会一课”政治学习和教育作用,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强化宗旨意识、砥砺使命担当,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觉悟。要坚持实事求是,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在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中练就GCD人的“金刚不坏之身”,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在“知纪”中严守政治底线。“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如果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将极易导致思想出现偏差,一旦越过“红线”,必将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最终弱化党的纯洁性。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要注重慎独慎微、加强自律自省,杜绝“小节无碍”的麻痹心理、“不为人知”的侥幸心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小事小节上加强党性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提升自己,多些“吾日三省吾身”,涵养GCD人的高风亮节。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利益千丝万缕,倘若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不担当不作为,党性修养就无从谈起。要坚持以党性的尺子来衡量工作得失、把握行为尺度,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辛苦不言苦、有难不畏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实绩实效彰显GCD人政治本色。
(三)在“守纪”中鼓足干事劲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纪学习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让党员干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目的就是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让党纪学习教育成为党员干部提升自我、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成果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增强想干事的内在自觉,锻造能干事的过硬本领,涵养敢干事的精神品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要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决不搞“七个有之”那一套。要时刻将党纪党规铭记于心,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自觉做到在党纪国法面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切实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此处隐藏2828字,下载后查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就是担当作为。我们要敬畏人民,敬畏人民不是说要远离人民,恰恰相反,真正的敬畏人民是要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盼民之所盼,多一些嘘寒问暖,少一些“做作摆拍”,多一些群众利益的重于泰山,少一些个人得失的斤斤计较,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
(一)要立初心、担使命。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我们党员干部的“心”失去对人民群众的敬畏敬重,那么在行动上就会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背离脱离,这也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广大党员干部要要向标杆模范学习,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干”字挂帅、“实”字打头、“真”字托底,认真解决垃圾分类、农村改厕、清洁取暖等一些困扰民众的小问题小麻烦,仔细考虑每一件为民实事、细心把关每一项便民措施,积极想思路“破题”、主动找办法“破冰”、认真拿措施“破局”,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用好群众意见这把尺,请群众“阅卷”、让群众“打分”,切实用“政之所向”回应“民之所盼”。坚持人民至上,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聚焦“实”字抓落实,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以严谨细致、心无旁骛的态度对待事关人民群众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小事,把一切工作往实里做、做出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真业绩。
(二)要听民意、解民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党员干部各项工作的“晴雨表”。把百姓念兹在兹的事办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做到“虚心公听,唯是从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互联网平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多渠道多形式,事无巨细耐心倾听群众的呼唤心声,把老百姓好的意见建议作为优化完善各项工作的“路线图”,一笔一画用心勾勒。另一方面要做到“逢山开道,遇水叠桥”,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形势、查摆问题、研究对策、推动落实,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要明规矩、守底线。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守纪律讲规矩当成“终身课题”,时刻对照党章党纪,将纪律的红线、法律的底线作为从政之绳、工作之纲、人生之镜,看清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干,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严起,切实把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坚守政治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做到令行禁止、有禁必止。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要深刻反思自身在遵守纪律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对表,查找差距,制定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存戒惧”的自律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操守。党员干部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对待党、对待人民、法纪,对待历史、文化和生态,正确处理各类关系,将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有机融合,把党性修养贯穿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滴之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如此,方能在时代的征程中,不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