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医疗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全面落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部署,对2025年医疗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精心部署,推动我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强基筑高登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强化对口帮扶,助力区属医院发展。一是人才精准下沉,提升业务能力。市属三级公立医院要结合区属医院的实际需求,精准选派临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医生、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帮扶团队,深入区属医院开展工作。不仅要在临床诊疗上发挥指导作用,还要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方式,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区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属医院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业务骨干。二是技术协同共进,丰富诊疗手段。市属三级公立医院要与区属医院加强技术协作,根据区属医院的学科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于一些区属医院难以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和复杂疾病的诊疗,要建立转诊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要通过远程医疗、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不断丰富区属医院的诊疗手段。三是管理优化升级,规范运营模式。市属三级公立医院要帮助区属医院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在医院管理方面,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医院的运营模式。同时,要加强对区属医院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建设医学中心,打造医学高峰。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设施。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力度。按照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完善医院的硬件设施,包括医疗设备、病房条件、科研设施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二是汇聚顶尖人才,强化科研创新。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顶尖的医学专家、科研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汇聚到我市的医学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医学科研团队。同时,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医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三是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影响力。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活动、人才培养等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医学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医学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推动全球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XX力量。
(三)构建专科体系,增强专科能力。一是明确专科定位,突出特色优势。要根据我市的疾病谱特点和医疗需求,结合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明确各专科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鼓励医疗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要加强对专科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确保专科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科团队。要加大对专科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选派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等方式,提升专科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专科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科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专科团队。三是开展质量评估,提升服务质量。要建立健全专科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各专科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科研能力等进行评估和考核。通过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升专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专科服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此处隐藏4163字,下载后查看---
(一)保障母婴安全,优化救治体系。一是完善救治网络,提高救治效率。要进一步优化母婴安全救治体系,完善救治网络。加强各级母婴安全救治中心的建设,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转诊机制,确保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救治网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救治效率。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救治水平。要加强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大对妇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提高救治的技术水平。三是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救治质量。要建立健全母婴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母婴安全救治工作的质量控制。定期对救治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救治质量。
(二)提供多元服务,呵护女性健康。一是巩固消除机制,阻断母婴传播。要巩固强化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机制,加强对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孕产妇。同时,要加强对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和随访管理,阻断母婴传播途径。二是实施促进行动,保护生育能力。要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女性生育力的保护,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和研究,为女性提供全方位的生殖健康服务。三是落实消除计划,防治宫颈癌变。要落实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加强对适龄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工作。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和质量,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同时,要加强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促进儿童健康,拓宽支持渠道。一是开展服务行动,增加服务供给。要开展“儿科服务年”行动,增强儿科服务供给。加强儿科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儿科的诊疗水平。同时,要加强儿科人才培养,增加儿科医务人员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医院建设,营造友好环境。要加强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通过优化医院布局、完善设施设备、开展特色服务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就医体验。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怀,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三是开展关爱行动,提供生育支持。要全面开展早孕关爱行动、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同时,要加强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为家庭提供生育支持和指导。
同志们,2025年我市医疗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我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